衛青還是霍去病 傻傻分不清 大詩人也會張冠李戴

李大嘴 大嘴讀史

衛青和霍去病這對舅甥在《史記》、《漢書》中都是合傳,這兩個人用輝煌的戰功撐起了大漢的脊樑,發出一個時代的最強音,成為歷朝歷代不斷歌詠、反覆表揚的高大上形象。

衛青還是霍去病 傻傻分不清 大詩人也會張冠李戴

不過,有那麼兩位大詩人,在詩句的用典中,把衛青和霍去病搞混了。

第一位詩人是著名的“詩佛”王維。

王維在《老將行》一詩中寫道——“衛青不敗由天幸,李廣無功為數奇”。後世的學者認為“不敗由天幸”說的是霍去病,並不是衛青。

雖說衛青在對陣匈奴的幾次戰役中,同樣是運氣逆天,但衛青也有過幾乎白跑一趟的戰例,同時,作為主帥,偏師的失敗同樣要記在衛青的頭上。

而霍去病三次出征,次次大捷,刀刀見血,很有些匪夷所思。在戰績方面,比他的舅舅更具傳奇色彩。

所以,後世一般都把“老天眷顧”這樣的形容詞用在霍去病身上。

王維可能是張冠李戴了。

衛青還是霍去病 傻傻分不清 大詩人也會張冠李戴

第二位詩人是著名的邊塞詩人高適。

高適在《送渾將軍出塞》一詩中寫道——“銀鞭玉勒繡蝥弧,每逐嫖姚破骨都。李廣從來先將士,衛青未肯學孫吳”。這裡,“未肯學孫吳”的同樣是霍去病,而不是衛青。

據《漢書·衛青霍去病傳》載,“上嘗欲教之吳、孫兵法,對曰:‘顧方略何如耳,不至學古兵法。’”漢武帝曾經想讓人教授霍去病孫吳兵法,但霍去病覺得戰場上只要判斷對形勢,做出正確的戰略抉擇就足夠了,沒必要在古代的兵法上浪費時間,堅持走自學成才的道路。

如果說王維的錯用典故還有商榷餘地的話,高適的張冠李戴是板上釘釘的。

衛青還是霍去病 傻傻分不清 大詩人也會張冠李戴

古代沒有搜索引擎,記事情全靠腦子,設身處地,有些錯誤在所難免。

北宋大奸臣蔡京的兒子蔡絛所著的《西清詩話》中就說:唐人以詩為專門之學,雖名世善用故事,不免小誤。

同樣的,精彩的文學作品口述筆錄,代代相傳,如果一時筆誤,再加上以訛傳訛,後世就搞不清究竟哪個才是正確的了。

來看這首有名的詞《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這是一首廣為流傳的詩詞,是宋代初年婉約派詞的開山之作,曾被著名作曲家劉家昌譜曲、由鄧麗君演唱,成為風靡一時的經典流行歌曲。

衛青還是霍去病 傻傻分不清 大詩人也會張冠李戴

在我們的教科書裡,這首詞的作者是五代時期南唐後主李煜,李煜雖不是一個成功的帝王,但被稱為“千古詞帝”。

不過,由鐵齒銅牙紀曉嵐領銜編纂的《四庫全書》中卻說,這首詞的作者是孟昶。

孟昶和李煜一樣,也是五代十國時期的人。李煜是南唐末代皇帝,孟昶是後蜀末代皇帝。孟昶也是一個才華橫溢的帝王,史稱“好學能文”,是春聯的鼻祖。歷史上有記載最早的春聯就是孟昶寫的“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

衛青還是霍去病 傻傻分不清 大詩人也會張冠李戴

誰是作者或許並不重要,典故用錯或許也不是那麼重要,我們關注的應該是作品本身帶給我們的韻味和享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