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養老公養兒子,18歲少女竟成“空巢媽媽”

“兒子,媽沒去過的地方你就幫媽去看看吧。”

“哎呀,兒子出去玩還給我寄了明信片,太暖心了。”

“兒子一回家就開始看書,真是一個愛學習的好孩子。”

“兒子看書都看了兩個小時了,好擔心他學傻了。”

如果這個週末你在朋友圈也看到了這樣的內容,那麼別擔心。不是朋友圈一夜之間出現的曬娃狂魔,這些曬娃狂魔可能只是18歲的花季少女。

1

花季少女為何紛紛變身“空巢媽媽”?她們不約而同曬的兒子到底是誰?

這到底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

下面,請看這位“兒子”的無P照片。

不養老公養兒子,18歲少女竟成“空巢媽媽”

竟然是隻醜萌醜萌的青蛙。

不養老公養兒子,18歲少女竟成“空巢媽媽”

不養老公養兒子,18歲少女竟成“空巢媽媽”

2

先跟沒玩過的朋友簡單介紹下這個遊戲。

用一個詞形容的話,就是 “佛系”。要玩《旅行青蛙》,首先你得有一顆佛系的心態。

開始遊戲後,你要領養一隻青蛙,給他取個名字,這就是你的“蛙兒子”了。

然後你這位“空巢媽媽”要做的就是這麼幾件事:

收割三葉草→商店購買道具→給蛙準備行囊→蛙看心情出門→蛙看心情出門多久→旅行過程中蛙會寄明信片回來→蛙帶禮物回家→蛙在家做他自己的事(看書、吃飯、睡覺)→等你給蛙準備好行囊後,他再次出門……

不養老公養兒子,18歲少女竟成“空巢媽媽”

日本名古屋城,蛙可能寄回來的明信片

這個過程太熟悉了,不就是咱們每個人的成長過程麼?

媽媽餵飽你、給夠錢,然後你離家上學、上班。

偶爾你會打個電話回家,講講在外面見到的大千世界。電話那端的媽媽聽得興高采烈,好像自己也親眼見到了。

你什麼時候會回家呢?媽媽不知道,也不敢催,只能在家等著,等有天你在外面玩夠了。不過就算回趟家,那也沒有幾天,將來還要再走。

媽媽雖然不捨也沒辦法,只能再次餵飽你、給夠錢,目送你出門……

當然,也預演了晚年的空巢生活。

3

關於這個遊戲,咪不蒙注意到一個現象:玩這個的女性比男性多很多。

女性當然更有母愛,但是也不得不承認:

女性消費能力真的越來越強,現在已經進入了女性經濟時代。

咱們拿最近火的幾款遊戲舉個例子。

之前最火的遊戲是什麼?《英雄聯盟》、《王者榮耀》,標準的男性遊戲。

後來,《陰陽師》出來了。因為遊戲畫面非常精美,不少女生也開始玩,女性比例大大增加。

再之後,《戀與製作人》突然火了,這個遊戲的玩家基本全是女性。女生們狂撒重金,包養四位“紙片老公”。

不養老公養兒子,18歲少女竟成“空巢媽媽”

不養老公養兒子,18歲少女竟成“空巢媽媽”

不養老公養兒子,18歲少女竟成“空巢媽媽”

不養老公養兒子,18歲少女竟成“空巢媽媽”

圖片來自網絡

這四個“老公”長得是真好,就是太“吸血”。要想他們跟你互動,就得不停充錢。

直到《旅行青蛙》出來,女生們終於醒悟了:好看的男人靠不住,還是醜兒子最窩心!

不養老公養兒子,18歲少女竟成“空巢媽媽”

4

所以,說起“女性經濟”,還只能想到買衣服、買鞋子、買化妝品,那就太落伍了。

《戀與製作人》和《旅行青蛙》這兩個遊戲已經表明了女性更願意為什麼花錢,那就是“情感”

現代社會,單身男女很多,大家都是孤獨的。在這麼孤獨的情況下,

“情感需求”顯得特別迫切。

《戀與製作人》讓單身女性有了“男友”的陪伴,《旅行青蛙》讓女性有了可以全身心照顧的“兒子”。

咪不蒙還記得那次在地鐵上碰見的房屋中介和一位老阿姨,兩個人好得就跟母子似的。所以,要賺女人的錢,首先你得投入感情。

這麼說吧,“情感需求”這塊滿足得好,就算做微商,你也能比別人賺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