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時期,在河北省阜平縣神仙山有個“白毛仙姑”的傳說,內容是敘述一個被地主迫害的農村少女隻身逃入深山,在山洞中堅持生活多年,因缺少陽光與鹽,全身毛髮變白,又因偷取廟中供果,被附近村民稱為“白毛仙姑”。後來在八路軍的搭救下,她得到了解放。這些生動的情節吸引了人們。為了向即將召開的黨的第七次代表大會獻禮,解放區最有權威的文藝機構“魯藝”師生決定以它為題材,創作一個大型的新型歌劇。
當時,有人認為這是個神鬼故事,沒有思想意義;有人則認為此題材只能編成破除迷信的戲。經過討論,大家認識到這個故事帶著濃厚的傳奇性,包含“舊社會把人逼成‘鬼’,新社會把‘鬼’變成人”的深刻思想。
起初,由在晉察冀生活了多年、熟知“白毛仙姑”故事的邵子南(四川資陽人)執筆。根據這一線索創作完成了戲劇《白毛女》的初稿。在邵子南的《白毛女》中,喜兒為紅喜,黃世仁(四川話“ 枉是人”的諧音)、穆仁智為穆仁心(四川話“沒人心”的諧音)。而今天為大家所熟悉的名字喜兒、穆仁智,是到了賀敬之版本中才改的(見何火任:《白毛女》與賀敬之)。
在邵子南的戲劇《白毛女》基礎上,身為解放區最有權威的文藝機構“魯藝”的院長周揚立即決定由“魯藝”創作並演出一部大型舞臺劇,就以“白毛仙姑”為題材。周揚決定《白毛仙姑》由戲劇系主任張庚總負責,編劇邵子南,導演王濱、王大化、舒強,至於作曲則幾乎彙集了音樂系所有的精兵強將:馬可、張魯、瞿維、向隅、李煥之。邵子南在他原先的戲曲劇本的基礎上,很快就寫出了劇本的演出本,主題當然已經不是民間傳說中的行俠仗義,而是反映階級剝削給勞動人民造成的沉重災難。試排幾場之後,周揚仍不滿意。張庚根據周揚的意見,調整了創作班子。編劇換成了從文學系調來的賀敬之、丁毅,其他人馬一律不動。新劇本確立了“舊社會把人變成鬼、新社會把鬼變成人”這樣一個新的主題,周揚熱情地肯定了賀敬之、丁毅創作的《白毛女》新劇本。
1945年4月,由延安魯迅藝術學院集體創作,賀敬之、丁毅執筆寫作,馬可、張魯、瞿維等作曲的歌劇《白毛女》在延安公演。王昆是扮演喜兒的第一人。傳奇色彩的故事情節,再加上控訴舊社會的鮮明主題,立刻在群眾中引起強烈的反響。
演出第一場的觀眾是中共“七大”的全體代表,毛澤東、周恩來和其他中共領導人出席觀看。觀後,中共中央辦公廳傳達了毛澤東、周恩來和其他中共領導人的三點意見:第一,這個戲是非常適合時宜的;第二,黃世仁應該槍斃;第三,藝術上是成功的。傳達者解釋這些意見說:中國革命的基本問題是農民問題,所謂農民問題主要就是農民反對地主階級剝削的問題。在抗日戰爭勝利後,這種階級鬥爭必然尖銳起來,這個戲既然反映了這種現實,一定會廣泛地流行起來。
該劇在延安演出30多場,受到空前熱烈的歡迎,每演至精彩處掌聲雷動,經久不息,每至悲哀處,臺下總是一片啼噓聲,有人甚至從第一幕至第六幕,眼淚始終未乾,有一戰士竟衝上臺去要殺劇中地主黃世仁。人們稱讚臺上臺下感情交融的情景為“翻身人看翻身戲”。一些村子在看了《白毛女》演出後,很快發動群眾展開了反霸鬥爭,有的部隊看了演出後,戰士們紛紛要求為楊白勞、喜兒報仇,掀起了殺敵立功的熱潮。
歌劇《白毛女》是在延安新秧歌運動基礎上創作的第一部具有中國氣派的新歌劇。全劇分五幕十六場,該劇的音樂採用民歌素材和地方戲曲的音調加以創造發展,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時代特點。它繼承中國民族音樂傳統,借鑑西洋歌劇形式技法方面的成功經驗,開創了中國民族歌劇的嶄新道路。
閱讀更多 生猛歷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