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慕前人取經的壯舉,高僧不畏艱險,沿著海上絲綢之路,西行求經

義淨法師是唐代的一位佛教高僧,也是一位著名的旅行家,同時還是中國佛教的四大譯經師之一。義淨法師俗名是張文明,山東齊州人,生於635年,卒於713年。在六七歲的時候,義淨就被送進了泰山金輿谷的神通寺院,跟隨善遇法師和慧智禪師學習佛經法典。後來,他又隨同師父到了距離齊州城西不遠處的土窟寺居住,在那裡不僅學習佛法,還學習了儒家的經史。義淨成人之後,經常外出尋訪名師學習佛教經論。由於他對東晉高僧法顯和唐朝高僧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法的事蹟十分仰慕,就下定決心,也要去天竺求法。

仰慕前人取經的壯舉,高僧不畏艱險,沿著海上絲綢之路,西行求經

義淨法師

仰慕前人取經的壯舉,高僧不畏艱險,沿著海上絲綢之路,西行求經

一年的時間過去了,義淨與大乘燈一同前往印度的中部地區,一路上瞻仰各個地方的佛家聖蹟。這個耽摩立底雖然距離著名的那爛陀寺不是非常遠,但在路途中經常有強盜出沒,非常不安全。他們就在一處地方停留下來,等遇上大隊的商人才一起結伴前行。但人算不如天算,他們雖然趕上了商人隊伍,可是上路後義淨卻得了病,由於身體羸弱,走得慢,就漸漸地落在了隊伍的後面。

仰慕前人取經的壯舉,高僧不畏艱險,沿著海上絲綢之路,西行求經

離開了大隊伍後,義淨法師還遇到了強盜打劫,在強盜那裡受盡了凌辱,差點丟掉性命。即使是這樣,義淨還是毅然堅持了下來,趕上商人隊伍。歷盡艱辛的他終於到達了朝思暮想的那爛陀寺,這裡曾經是他非常仰慕的法顯法師和玄奘法師留學過的地方。義淨滿懷敬意地在那爛陀寺刻苦學習,學有所得後他離開了那爛陀寺,到各地繼續遊歷,考察天竺佛教習俗和社會風俗。一路上一邊瞻仰佛教聖蹟,一邊向各地高僧大師求法、交流,他的佛法修養就在各種方式的修行中漸漸地提高。然後他又重新回到了那爛陀寺中,繼續向天竺著名的高僧寶師子大師和智月大師等人學習經論,研究因明、瑜伽、中觀、俱舍論等各種學問,並且開始翻譯佛教經典。就這樣,他在天竺前後共學習了11年之久,大約在685年,學有所成的義淨乘海船離開了天竺,向東迴歸中國。

仰慕前人取經的壯舉,高僧不畏艱險,沿著海上絲綢之路,西行求經

他並沒有直接回到中國,而是在室利佛逝那個地方停留了下來。在室利佛逝國他居住了7年的時間,專心翻譯並撰寫佛教感悟。694年,他乘船終於回到了中國廣州,並於695年到達了洛陽。算起來,義淨在印度和南海各地一路修行求法,前後共有25年之久,路上經歷了三十多個國家。帶回的梵文佛教經、律、論典籍將近400部。除了佛經翻譯工作,他還撰寫了《南海寄歸內法傳》、《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兩部書。在書中,他對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宗教、風俗習慣都做非常全面的介紹,是現代人研究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以及沿線古國的重要文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