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乾貨|審計報告和稅審報告有什麼區別?

知識乾貨|審計報告和稅審報告有什麼區別?

對於很多企業來說,年度終結,既要進行會計報表審計,出具審計報告,又要對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情況進行鑑證,出具稅務鑑證報告,即稅審報告。審計報告和稅審報告,對外行人來說很容易混淆,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這兩者分別是什麼,有什麼區別。

什麼是審計報告?

審計報告是註冊會計師根據獨立審計準則的要求,在實施了必要的審計程序後出具的,基於上年的業務對公司財務報表作出專業的調整,用於對被審計單位年度會計報表發表審計意見的書面文件。他的結果代表公司真正的財務成果,也稱為財審報告。

審計報告作用十分廣泛:企業年檢、銀行貸款、高新企業認證等都需要審計,具體審計按照部門規定執行。

什麼是稅審報告?

稅審報告是針對稅法和會計法的差異,對年度企業所得稅進行納稅調整的報告,是對企業所得稅彙算,確認虧損與盈利,對企業賬務處理及納稅情況進行審查,糾正和調整納稅申報金額的一項業務。

稅審報告具有彌補虧損,減少稅款支出 、轉嫁稅收風險、減少稅務檢查風險等作用。

那麼,審計報告與稅審報告有哪些區別呢?

兩者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其—,出具報告的主體不一樣,會計報表的年度審計報告是由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而出具年度企業所得稅鑑證報告是由稅務師事務所進行的;

其二,報告的使用部門不一樣,審計報告的使用部門不僅包括企業管理當局,還會向相關的主管部門,如市場監督管理局、稅務部門、外匯管部門、金融機構等提供,而稅審報告僅提供給企業的主管稅務部門就可以了;

其三,審計的範圍,內容不同,出具審計報告時要對企業年度會計報表的所有項目進行全面審計,並獲取充分而必要的審計證據,審計報告包含了對企業相關流轉稅及企業所得稅項目的審計,而稅審報告只對企業所得稅進行單項的鑑證,包括企業所得稅的應納稅所得額,調增、調減項目,適用稅率以及已交未交情況。

其四,出具審計報告與出具稅審報告的工作方法不一樣,會計師事務所在出具審計報告時,要獲取大量充分而必要審計證據,如往來款項詢證,實物資產盤點等等。而稅審報告主要以審核、測算相關涉稅會計記錄為主。

企業在年終,同時要出具審計報告和稅審報告時,由於兩種報告有以上區別,又是由兩個不同的受託方來完成,企業要注意的是兩個報告相關部分結論的一致性,以保障企業信息的完整性,真實性,安全性。

哪些企業需要做審計報告:

1、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即自然人獨資企業或私營有限責任公司);

2、外資企業;

3、上市股份有限公司;

4、從事金融、證券、期貨的公司;

5、長期欠債或做虧損的企業;

6、從事保險、創業投資、驗資、評估、擔保、房地產經紀、出入境中介、外派勞務中介、企業登記代理的公司;

7、註冊資本實行分期付款未完全繳齊的公司;

8、三年內有虛報註冊資本、虛假出資、抽逃出資違法行為的公司。

哪些企業需要做稅審報告?

1、企業當年虧損較大,以後年度需要彌補虧損的,則當年度需要出具稅審報告;

2、企業賬務處理可能有問題,企業不放心,也會選擇稅務師事務所出稅審報告;

3、企業會計核算沒有問題,但當年增值稅稅負較低,可能會引起稅務機關的關注,此時企業可以考慮出稅審報告;

4、企業三年連續虧損,稅務局通知企業出具三年的稅審報告,因受納稅評估約談等等原因,稅務局通知企業出稅審報告;

5、企業當年有利潤,但利潤太低,與收入和資產不配比,或企業有較多的逃稅行為,為了稅務安全,怕被稅務檢查,會主動選擇做稅審;

6、企業當年有利潤,如果需要彌補以前年度的虧損,則彌補虧損的當年及至以前年度有虧損需彌補的年度中間的每一年均需出稅審報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