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任仁发——张果老见明皇图

元·任仁发——张果老见明皇图

张果老见明皇图 元·任仁发 绢本设色 纵41.5X横107.3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张果老是民间抟说中的八仙之一,此图画张果老被皇上召入宫中,表现魔法的情景。画中人物气韵生动,用笔 利落,衣纹作游丝描,线条刚劲,设色古推,极为工整。

描述的情节事出《明皇杂录》,画面截取张果老施法术于明皇前的片断。图右侧一老者坐绣墩上,着青衣,双掌向上,面带微笑作言语状。身前一小童于布袋中放出鞍辔皆全的小驴,驴作奔跑状。左侧一人着黄袍,戴幞头,坐于椅上,头略低,对所发生的一切表现出关注的神情。此人身材壮伟,面相庄严,显然是唐玄宗李隆基。其身后站立的四名侍从神情各异。

只见明皇高坐于画面中央,手扶团椅龙体前倾,惊奇地注目于向他直奔而来的小白驴;宦官卫士五人在御座左右分为三组,或拍掌叫绝,或窃窃私语,为此精怪之物而赞叹。张果本人则坐侍于画的右下方,抬眼审视着皇上专注的神情。最能扣住整个画面情节的是慌忙追赶白驴的童子。他可能是忘了关好身边的巾箱口袋,结果无意中让主人的坐骑跑到画面中央,居然喧宾夺主,成了全场的主角。这一突如其来的小小失误,反倒使小白驴充当了视觉冲突的焦点,使仙仙家的神奇幻术,顿时变变为精彩的画眼。联系到传说中的白驴特点,任仁发的发挥就象变戏法,妙不可言。画家的这一设计突出了张果“放出驴驰意不得”的效果“。在这“不”的意象中,画面核心人物的注意力都汇聚在小白驴身上。画家小施画马绝技,就把一个道教神活变得画中有戏、活灵活现。其叙事性,比同时代的道教壁画,如永乐宫等处神仙道化故事,显然然精练得多。它没有连环故事,又省略了题榜文字,只是靠画本身来吸引入们的注意力。换言之,张果见明皇的这个“见”字,就象上面提到《明皇观马图》中的“观”字一样精彩,不过任仁发笔下的这个画眼表现得更为含蓄,因为表现明皇仰慕仙家的神异,并不是直接描绘他和张果其人的对话,而是通过白驴这一中介物来达到君臣之间的沟通和默契。有了这样的画眼,任仁发就成了唐以来道教画迹中表现张果一题的最有新意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