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解路上,這個司法局靠什麼收穫“國字號”榮譽?

調解路上,這個司法局靠什麼收穫“國字號”榮譽?

5月10日,司法部下發《關於通報表揚全國人民調解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對近年來在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的先進調解組織和優秀人民調解員進行表彰。

長治市城區司法局被司法部表彰為“全國人民調解工作先進集體”,這是長治市唯一一家被表彰的縣級司法行政機關。

以注重隊伍建設、創新培訓方式、主動謀劃對接三項措施為支撐,以搭建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臺為突破口,在全力鞏固傳統民間糾紛排查化解的基礎上,不斷完善訴調對接、公調對接、檢調對接等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是我們搞好人民調解工作的主要措施。

調解路上,這個司法局靠什麼收穫“國字號”榮譽?

調解路上,這個司法局靠什麼收穫“國字號”榮譽?

抓培訓, 提高隊伍戰鬥力

李英梅、崔炳英是英中司法所的調解員,今年4月份,她們接到了一起十分棘手的貨款糾紛案。2015年冬,居住在鹿家莊村的小秦,給市區某便利店送了12件紅星二鍋頭瓶裝酒,合計金額2592元。便利店老闆李先生當時因現金不夠,給小秦寫了一張收條,並承諾兩個月後清賬。兩個月後,小秦找李先生清賬。李以酒箱內有破損瓶裝酒為由拒絕支付。因貨物在送貨時並未驗貨,因此雙方各執一詞,兩千多元貨款拖了兩年多。

調解路上,這個司法局靠什麼收穫“國字號”榮譽?

好機制, 提高調解成功率

為了多元化調解機制規範運行,城區司法局主動謀劃,積極與法院、公安部門聯絡對接,建立了訴前調解、警民聯調、行業專調三大機制,實現人民調解組織結構和業務工作全覆蓋。

有一次,長治市公安局城區分局東街派出所110快反民警給東街司法所打來電話。有一起夫妻離婚糾紛案,雙方鬧得很兇,還動手打架,甚至雙方父母家人都參與進來。派出所民警幾天內連續出警三次,都解決不了根本問題。現在,他們把雙方及家人都帶到了派出所,讓司法所前去一同調解。東街司法所參與調解後,認為雙方矛盾尖銳,調解難度大,於是第一時間向區矛調中心申請援助。

矛調中心金牌調解員郝和平在詳細瞭解情況後認定,雙方感情基礎仍在,矛盾焦點還是為了爭面子。為挽回這樁婚姻,郝和平自費駕車將女方送到臨汾某縣的婆家,向公公賠禮道歉,通過多日的思想溝通和多方調解,終於使雙方握手言和,婚姻破鏡重圓,既挽救了一個破碎的家庭,又防止了一起民轉刑案件的發生。

另外,他們還在區法院設立訴調對接辦公室,安排2名專職人民調解員擔任案件受理員,將人民法院立案前適宜進行人民調解的民事案件,分別指派到區矛調中心、各街道調委會和行業性、專業性調解委員會進行訴前調解,節約司法資源。自去年4月以來,訴調對接辦公室共接收各類民事案件783件,成功調解192件,申請司法確認44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為了實現人民調解組織結構和業務工作的全覆蓋,2017年6月,他們推動成立了婚姻家庭糾紛、物業糾紛和勞動爭議糾紛三個專業性人民調解委員會,專門調解專業性、技術性很強的矛盾糾紛。今年1月,124名外來務工人員,向政府反映施工方拖欠工資問題。區勞動爭議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立即聯合區勞動保障監察執法隊、區法律援助中心共同調查瞭解。經過5天夜以繼日的艱苦努力,終於為124名外來務工人員,討回工資共計284萬元,平息了一起群體性事件,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

三大調解機制的建立,使當事人不出法院、派出所和行政機關就可進入人民調解程序,不僅為當事人提供了便利,降低了糾紛解決成本,又減輕了相關單位的工作壓力,形成了一套良性互動、功能互補的矛盾糾紛化解系統。

調解路上,這個司法局靠什麼收穫“國字號”榮譽?

多激勵, 確保調解有動力

經費短缺始終是制約著人民調解工作發展的一大因素。近年來,城區司法局通過不懈努力,積極爭取政府和財政部門的重視和支持。2017年,全區人民調解專項經費由往年41萬元增加至51萬元。

為確保專項經費規範有效使用,他們積極落實人民調解“以獎代補”和“以案定補”機制,制訂出臺了《關於建立基層人民調解案件補貼獎勵機制的實施辦法》,規定專職人民調解員基礎工資1000元/月,全區所有專(兼)職調解員調解案件,一般糾紛補貼50元/件,訴調對接案件補貼150元/件,警民聯調案件100元/件,未調處成功但調解卷宗規範完整的也給予相應補貼,有效調動了廣大調解員的工作積極性。

同時,他們還建立了激勵機制,開展“金牌人民調解員”評選活動。去年,他們就按照政治素質、職業道德、業務素質、調解效能四項指標,經過民主推選、現場無記名投票等程序,由區屬5家律師事務所主任最後核定,評選出5名金牌調解員。評為金牌調解員的,基礎工資從每月1000元增長到1300元。通過評樹標兵、典型引路,強化了調解員職業自豪感,提振了工作自信心。

下一步,長治市城區司法局將在鞏固完善訴前調解的基礎上,深入探索訴中、訴後調解機制,進一步規範警民聯調工作程序。該局還積極吸收社區在職黨員幹部、法律專家、部門業務骨幹、行業技術人才和其他熱心人民調解事業的專業人士組建調解志願者協會,不斷提高人民調解員的專業化水平。

同時,以郝和平、李慶英、李英梅等優秀人民調解員為依託,努力打造一批在人民群眾心中“叫得響、做得好、信得過”的“個人品牌特色”調解室,以激發、調動廣大人民調解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人民調解組織真正成為協助當地黨委、政府處理化解各種矛盾糾紛的“第一幫手”、為民解憂的“第一平臺”。

調解路上,這個司法局靠什麼收穫“國字號”榮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