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三代君王:一人使赵国崛起,一人使赵国衰弱,一人使赵国灭亡

赵国虽然是战国七雄之一,但是立国时间不长,先辈之前只是春秋第一强国晋国的臣子,直到晋文公开创三军六卿制度才给了包括魏国和韩国的先辈们机会。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标志着战国的开始,同年周威烈王册封赵籍为赵侯正式承认赵国的诸侯身份,赵籍就是赵烈侯,也就是赵国的第一任国君。

赵国三代君王:一人使赵国崛起,一人使赵国衰弱,一人使赵国灭亡

赵国虽然立国,但是形势并不容乐观,和韩魏在腹地不同,赵国的北方是当时异常活跃的三胡(林胡、东胡、楼烦),时常骚扰赵国边疆,赵国有相当多的力量被牵扯在边疆对付三胡,加上赵国几任国君都不是像魏文侯那样的雄主,所以赵国一直不温不火,时不时还要受到其他国家的欺负,这一点,倒是和当时的秦国同病相怜。

赵国三代君王:一人使赵国崛起,一人使赵国衰弱,一人使赵国灭亡

赵国的这种情况直到一个人的出现才有了彻底的改变,他就是赵国的第六任国君赵雍赵武灵王。在军事上的连续失利后,赵雍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于是一方面刻意低调退出了中原争霸,另外一方面赵雍进行了一场没有流血的大变革,那就“胡服骑射”,简单点说就是穿胡人的衣服,学习胡人的骑射技术以达到强军的目的。

赵国三代君王:一人使赵国崛起,一人使赵国衰弱,一人使赵国灭亡

赵武灵王的这次变革非常成功,赵国军事实力一下子有了质的飞跃,赵军的战斗力也仅次于当时经过商鞅变法后的秦军。强大起来的赵国开始连续对外用兵,赵雍用了十年的时间,先后五伐中山,北击三胡,拓地数千里,疆域面积比立国之初大了整整三倍。赵武灵王时期的赵国是其历史上最强盛时期,成为当时唯一可以与秦国匹敌的强国。

赵国三代君王:一人使赵国崛起,一人使赵国衰弱,一人使赵国灭亡

可惜赵武灵王英明神武,却在选择继承人问题上连出昏招,最后饿死在沙丘宫,实在令人叹息。不止于此,一代雄主赵武灵王不知道的是,英明如此的他子孙会如此不肖,他打下的良好基础被他的子孙败了个精光,他死后70年赵国就亡国了(不算代王嘉时期),这就不得不提到今天要说的另外赵国两个国君赵孝成王赵丹和赵幽缪王(赵王迁)。

赵国三代君王:一人使赵国崛起,一人使赵国衰弱,一人使赵国灭亡

赵孝成王赵丹是赵武灵王的孙子,他其实算不上庸君,相反结合他一生来看,他勉强还算得上英明。但是他干了一件事就断送了赵国积累了几十年的力量,那就是长平之战中他中了秦国的反间计临阵换将,以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替换下了老而弥坚的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廉颇,结果白起一战坑杀了赵国四十余万大军,赵国在赵孝成王赵丹手下从可堪与秦国匹敌的第二强国一落千丈,实力大损。虽然其后赵国在他手上短暂中兴过一段时间,但是元气大伤的赵国再也无法恢复昔日的辉煌了。

赵国三代君王:一人使赵国崛起,一人使赵国衰弱,一人使赵国灭亡

最后说说赵幽缪王(赵王迁),他是赵孝成王赵丹的孙子,从赵武灵王开始算,赵王迁是最昏庸的一个:本来赵国虽经历长平之战的惨败,但是赵孝成王痛定思痛,重用廉颇,乐乘,庞煖等人,军事上也一度雄起过一段时间,而且他当时手上还有连王翦都奈何不得的名将李牧,如果他能给予李牧充分的信任,赵国也绝不至于那么快亡国。可是赵王迁宠信只会拍马溜须的郭开,秦国故技重施,又是一出并不高明的反间计轻易就让赵王迁居然相信李牧会谋反叛国!结果夺了李牧的兵权导致李牧被赵葱杀害。“李牧死,赵国亡”,自三家分晋立国起近两百年的赵国就这样灭亡了。

赵国三代君王:一人使赵国崛起,一人使赵国衰弱,一人使赵国灭亡

清朝吴存礼曾有诗叹曰““闲来凭吊数春秋,阅尽沧桑土一抔。本籍兵争百战得,却同瓦解片时休。祖龙霸业车申恨,主父雄心宫里愁。唯有朦胧沙上月,至今犹自照荒邱!”。和秦国不同,秦国自秦孝公开始,几代都是明君,所以秦始皇才能”奋六世之余烈“横扫六国统一天下,赵武灵王之后赵国就没有一位能和他并肩的明主,反而是一代不如一代,自己厉害没用,子孙不争气,如之奈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