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宏观张文朗」信用恐慌初露端倪——2018年4月金融数据点评

特别提示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客户中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客户,请勿订阅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光大宏观张文朗」信用恐慌初露端倪——2018年4月金融数据点评

张文朗 周子彭

要点

尽管从2018年初开始,金融市场利率下滑,但4月社融增速已连续10个月滑落,信贷增速对利率下滑不敏感说明信用恐慌(Credit Crunch)已初露端倪。4月社融环比略有上升,主要贡献力量是未承兑汇票增加和债券,说明银行贷款额度仍受约束,而信托与委托贷款仍在压缩。4月的信贷数据说明实体经济或已受信贷紧缩冲击:首先,从金融机构贷款来看,对企业无论短期还是长期同比都在下降。其次,M1增速连续3个月低于M2增速,显示企业经营活力或下滑。最后,企业债券接连爆雷,而实体融资成本近期有上升趋势,需警惕企业违约风险与实体融资成本上升形成正反馈。

正文

社融增速持续下滑,信用恐慌初现端倪

银行间流动性相对宽松,市场利率下滑,但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也继续下滑。社会信贷的增长对利率下滑不敏感,这是信贷恐慌的一个重要特征。

4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181.41万亿元,同比增长为10.50%,相较上月10.52%,小幅下降,但已连续10个月下滑。从2018年初开始,央行有意保持市场流动相对宽松,SHIBOR利率持续下滑,但并未扭转社会信贷增速下滑的趋势(图1)。

正常情况下,利率下滑往往意味着流动性变得比较宽裕,这是2017年初至2018年初发生的事情,但目前两者波动脱离负相关的关系,表明信贷碾压的问题初现端倪,实体企业融资困难上升,风险资产可能正逐渐被市场抛弃。

「光大宏观张文朗」信用恐慌初露端倪——2018年4月金融数据点评

社融当月值上升至1.56万亿元,从组成上来看人民币贷款仍为社融主要组成部分,其次为债券融资。其中人民币贷款1.1万亿元,而新增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自上月的-323亿元大幅增长至1,454亿元,新增债券融资也自上月3,344亿元升至3,776亿元(图2)。

「光大宏观张文朗」信用恐慌初露端倪——2018年4月金融数据点评

4月表外压缩幅度减小。4月社融增量表外部分(信托、委托、未承兑汇票)减少121亿元,相较3月少减2,409亿元;而人民币贷款、股票融资、债券融资4月合计增加15,309亿元,与上月变动不大(图3,图4)。尽管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仍在持续压缩,但4月未承兑汇票数额增多,也说明银行贷款额度仍受限制。

「光大宏观张文朗」信用恐慌初露端倪——2018年4月金融数据点评「光大宏观张文朗」信用恐慌初露端倪——2018年4月金融数据点评

金融机构对居民和企业部门贷款同比减少

4月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11,800亿。其中,居民户新增量较上月减少449亿元,为5,284亿元,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变动不大,非银行金融机构新增值在4月转正为685亿元(图5)。居民新增贷款中,中长期同比与环比皆下降,显示居民房贷保持下降,短期贷款同比略上升,不过环比略有回落;非金融性公司短期和长期新增贷款与去年同期下滑,企业运营活力有压力(图6)。

「光大宏观张文朗」信用恐慌初露端倪——2018年4月金融数据点评「光大宏观张文朗」信用恐慌初露端倪——2018年4月金融数据点评

M1增速持续低于M2,也让我们担心实体企业运营活力。4月M1、M2增长率皆较上月小幅回弹0.1个百分点至7.2%和8.3%(图7)。M1增速已连续3个月低于M2增长率(图8),显示微观企业营运活力可能下滑,经济运行有回落风险。

「光大宏观张文朗」信用恐慌初露端倪——2018年4月金融数据点评「光大宏观张文朗」信用恐慌初露端倪——2018年4月金融数据点评

信贷恐慌还会引起金融机构抛弃风险资产。从票据直贴利率等高频数据来看,实体企业融资成本虽然略有下降,但仍处于2016年以来的高位,并且有反弹的迹象。资管新规旨在打破刚性兑付、去通道、去杠杆,但也致使金融机构对企业风险偏好下降,实体融资存在压力,成为信贷碾压的推动力。企业债券接连爆雷,2018年至今共有18只债券到期兑付或者回售本息违约,需警惕企业违约风险与实体融资成本上升形成正反馈。

相关报告

本订阅号由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编写,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任何情况下任何完整的研究观点,均应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相关研究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光大证券客户中非专业投资者客户,不论通过何种渠道阅读到本订阅号的内容,请自行评估相关内容适当性,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对相关信息可能的风险进行充分的了解,若因不当使用本订阅号中任何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需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非光大证券客户,请勿订阅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光大宏观组团队介绍

张文朗 首席宏观分析师 13811233375

周子彭 宏观经济和资产配置 13699222628

黄文静 宏观经济和市场研究 18611288099

郭永斌 财政与固定收益 15120034181

刘政宁 海外经济与金融市场 13761178275

邓巧锋 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 13810828167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