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宏观张文朗团队」“稳”和“进”都不能少——2018年4月23日政治局会议点评

特别提示

订阅号

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客户中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客户,请勿订阅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光大宏观张文朗团队」“稳”和“进”都不能少——2018年4月23日政治局会议点评

张文朗 黄文静 郭永斌 周子彭

要点

4月23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的重点在于“稳”与“进”并重。严监管还在推进,而世界经济政治形势更加错综复杂,强调经济质量的同时,会议指出要持续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为对冲“紧信用”带来的冲击,货币政策或边际偏松,但并不是大幅放水,同时,财政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或增加。除了“稳”经济之外,政府股市、债市、汇市、楼市的稳定也很重视。“进”首先表现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信号强烈,强调博鳌、海南自贸港和开放

。“进”还表现在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支持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发展。这种情况下,经济稳中偏弱,但不会失速。市场波动难免,但也有新的机会。

正文

4月23日,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并对“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做了重点部署。在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的情况下,这个会议对宏观经济与市场走势非常重要。

简而言之,在严监管还在进行,而外部形势更加复杂的情况下,会议“稳”与“进”并重。这种情况下,经济稳中偏弱,但不会失速。市场虽有波动,但也有新的机会。

“稳”很重要

会议对“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做了新的部署,明确了“高质量”经济发展的目标,未来

中央要加快出台顶层设计目标,地方要结合实际推动高质量发展。会议明确提出了“主动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对表,对得上的加紧推,对不上的及时改”,实际上高质量的发展当前三大攻坚战的目标相吻合的,三大攻坚战的发展目标在未来“要加强顶层设计,抓紧出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办法,使各地区各部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有所遵循”,并要求“要支持各地区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途径。”预计未来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在推动顶层设计的同时,地方要结合实际出台相关政策推动高质量发展。

世界经济政治形势更加错综复杂,强调经济质量的同时,会议指出要持续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时隔三年再提“扩大内需”,要求“把加快调整结构与持续扩大内需结合起来,保持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在去杠杆的背景下,中美贸易摩擦可能会增加经济下行压力,一季度贸易顺差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显著下滑,“扩大内需”有其必要性。

如何“稳”经济呢?首先,为对冲“紧信用”带来的冲击,货币政策边际偏松,但并不是大幅放水。

加强金融监管降低了金融风险,但也推升利率,不利于企业降成本,4月份降准置换MLF 就是对冲“紧信用”的体现。不排除未来会继续降准置换MLF,但在强调“去杠杆”、而经济增长并不会失速的大背景下,货币大幅宽松的条件并不存在,也无必要,会议指出要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同时,财政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或增加。1-3月赤字率0.2%(去年同期为0.9%),整体支出进度放缓,4月份后国债和地方政府新增债将进入发行高峰期,未来整体支出或将加快。

会议也强调了“要推动信贷、股市、债市、汇市、楼市健康发展,及时跟进监督,消除隐患”。社融增速持续下滑不利实体经济稳定,因此强调信贷要健康发展,防止大起大落。而“消除隐患”意味着金融市场不应长时间快速上涨累积泡沫,同样也要防范大幅度下滑的风险。在外围形势复杂的情况下,意味着政府对市场稳定也很重视。

同时也要“进”

这首先表现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信号强烈,强调博鳌、海南自贸港和开放改革开放40周年备受瞩目,今年将有一系列扩大开放的新举措落地。自贸港将是开放的先行者,在税收优惠、资金自由流动和海关监管取得突破。海南建省30周年之际宣布探索全岛建自贸区自贸港。海南将做出一系列新尝试,如设立国际能源、大宗、产权、股权、碳排放权等交易场所;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数字经济;设立国际离岸创新创业示范区;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创新服务贸易;加密海南直达全球主要客源地的国际航线;实现离岛旅客免税全覆盖,开展国际人才管理改革试点。同时,今年加快

开放的大方向将是放宽外商投资限制和降低关税。

“进”还表现在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支持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发展。这与十九大报告“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一脉相承。十三五规划中计划到2020年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提高到2.5%(目前是2.1%),未来几年的提升速度将是历史前所未有的。去年企业减税降费1万亿,今年将再减8000亿,重点或是先进制造业。我们对制造业的草根调研中也了解到,政府对先进制造业的支持力度很大,如税收返还、科技奖励、产业基金扶持等。


订阅号由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编写,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

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任何情况下任何完整的研究观点,均应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相关研究报告为准。

订阅号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光大证券客户中非专业投资者客户,不论通过何种渠道阅读到本订阅号的内容,请自行评估相关内容适当性,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对相关信息可能的风险进行充分的了解,若因不当使用本订阅号中任何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需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非光大证券客户,请勿订阅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