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月份南寧市空氣質量排名全區前列

6月4日,南寧市政府召開例行新聞發佈會,通報2017年和2018年1—5月南寧市環境質量狀況,介紹了當前南寧市環境重點工作的進展。2018年,南寧市聚焦空氣、水體、土壤、噪聲汙染等領域的關鍵問題,全面開展汙染防治攻堅戰和藍天保衛戰,目前各項生態環保重點工作均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環境質量總體保持良好

環境空氣質量方面,2017年,市區空氣質量達標天數比例(AQI優良率)為92.3%,分別高出全區平均優良率、全國地市級城市平均優良率3.8和14.3個百分點,在全區14個地市中排名第二,提前12天完成了自治區下達給南寧市的空氣質量優良率90.5%的考核目標。今年,我市空氣質量依舊保持良好,從發佈會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1日—5月31日,南寧市區空氣質量達標天數比例(AQI優良率)為88.7%,空氣質量排名全區前列。

在水環境質量方面,我市水環境質量保持優良。今年1—5月,按均值評價南寧市境內監測的10個地表水監測斷面三類水質達標率為100%;邕江5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

讓“南寧藍”成為常態

近年來,南寧市環境空氣質量保持良好。今年,南寧市以落實“城市揚塵治理制度建設年”活動為契機,持續推進城市大氣環境治理。加快提升揚塵治理的精細化、信息化水平,深化大氣汙染物來源解析,編制大氣汙染源排放清單,完善部門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等形成治汙合力,讓“南寧藍”成為常態。

今年1月,我市成立了市智慧城管信息中心,建立完善了可視、可控、可追溯的揚塵綜合監管平臺,截至5月底,系統已接入攪拌站23個、消納場23個、採石場13個、工地198個、聯合執法卡點9個以及主要運輸道路監控視頻資源,實現了對建築材料、渣土等的全程監控。開展了64次打擊散裝物料運輸車、泥頭車、水泥罐裝車等各類城市建築工程運輸車輛各種違法行為的聯合整治行動,處罰違法散裝物料運輸車15001輛,罰款約894萬元,暫扣涉嫌違法的散裝物料運輸車1552輛,教育放行95382人。

我市積極推進城區大氣汙染監測網格化建設,把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站建設到街道(鄉鎮)一級,將武鳴區及各縣的大氣治理納入常態化考評。強化工業大氣汙染治理,對火電、水泥、製漿造紙、玻璃等重點行業進行重點監控,確保汙染物處理設施正常運行,外排汙染物穩定達標排放。並通過加強道路執法監管,狠抓重型車輛尾氣汙染整治。

持續深化水汙染綜合防治

在水汙染防治攻堅戰方面,南寧市緊緊圍繞“治水、建城、為民”的城市工作主線,持續深化水汙染綜合防治。

今年,對南寧市已基本消除黑臭的38個河段99.4公里水體進行全面鞏固提升,開展38個黑臭河段水質抽查監測,指導治理單位有針對性地開展整治,不斷鞏固提升黑臭河段治理及內河直排口整治成效。

為保障全市飲用水水源安全,我市將加快推進邕江取水口上移工程;並開展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專項排查及綜合整治,截至5月底,排查發現南寧市縣級及市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共24個,發現環境問題80個,目前已將排查發現問題清單和整改進展情況向社會公開,環境問題正在按照整治方案的要求有序推進。

截至6月1日,全市共檢查汙染源740餘個,完成環境問題整治124個,正在推進問題整治36個,清理網箱1752個,清拆畜禽養殖場10個,整改汙水直排口41個,拆除自然保護區違規建築1處;生態環境部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督查組交辦的24問題,已完成16個問題的整治,其餘8個問題的整治正在抓緊推進中。

目前, 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正在有序開展,2017年環境風險隱患問題整改“回頭看”和2018年環境安全隱患風險排查專項執法行動也在進行中。截至5月底,全市共立案查處環境違法企業案件125件,處罰金額約380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