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写好推荐信的四项原则

自主招生申请过程中,很多学生会请老师或专家写推荐信来增加初审通过的把握。然而在实际申请过中,往往是学校老师和专家太忙了,往往推荐信到头来就成了自己写,然后请对方签字。那么如何恰到好处的写好推荐信呢?计桥高考志愿研究院的赵亮亮老师在这里为大家分享写好推荐信的四项基本原则。

自主招生:写好推荐信的四项原则

一、讲的通

在中国这样的人情社会,推荐信的公信力是一个问题。专家好找,关键是要合理的解释清楚推荐人和被推荐人的关系。总不能说因为我是孩子他二舅,所以我推荐他吧?在推荐信中最忌讳的一点就是推荐人与申请人之间有亲属、工作或经济上等其他方面可能引人误解的紧密关系。所以,推荐人不能是申请人的亲朋好友,“避嫌”是推荐信的最基本原则。

在赵老师曾经指导的学生中,就有家长拿着申请失败的材料来取经的,一看学生的论文是跟老爸的工作领域相关的,虽然论文的确是学生自己写的,但是审核的老师不这么认为呀。因此,若是专家教授推荐信,与学生的关系要“讲得通”,若是不能合理的解释清楚,那还真不如改为学校老师推荐信。这样老师作为推荐人,非常合情合理,是比较稳妥的策略。

关于是否找专家写推荐信,请阅读

二、杜绝雷同

推荐信中还常犯的一个问题就是重复自荐信中的优点,初衷可能是希望加深审核老师的印象,却浪费了宝贵的推荐机会,还有造假的嫌疑。通常自荐信字数是800-1500左右,推荐信在A4纸一页以内,短短的篇幅把学生的亮点展现出来,其实是篇幅不够用的。所以,学生纵有1000个亮点,您也要抓重点,结合申请的专业,在自荐信和推荐信中合理分布,力争达到应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效果。

三、 避免乌龙

由于大多数的推荐信都是家长代写的,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推荐信与自荐信的写作风格、描述内容雷同,甚至措辞都一样。试问推荐人怎么会和学生的自荐信用语、风格、措辞都一样呢? 赵老师阅读过不少家长代写的推荐信,常会发现家长们事无巨细,把孩子很多方面都写出来,甚至有学生从小到大的表现、在家庭中的表现等等。注意,这是以中学班主任的名义来写的推荐信,在推荐信里明明提到她是从高三起才担任孩子的班主任,她怎么有时间知道孩子这么多在家里的细节,从小的经历?难道班主任是孩子的老妈不成?所以避免乌龙,也是家长们在代写推荐信时切忌的一个原则。

四、不要夸大

写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一句话“老婆是别人家的好,孩子是自己家的好”,用在这里很合适。家长写的推荐信里经常把自己家的孩子夸成一朵儿花,恨不得把人间所有的赞美语言都加在孩子身上,生怕少了某个方面而影响孩子的申请。其实这么写的推荐信,恰恰适得其反。建议推荐信核心内容不要超过三段,选择三个最突出的亮点,配合好自荐信和申请表中的履历,客观中肯为宜,切记过分夸张。高校审核老师每天阅信无数,推荐信就是一瞥。别小看这一瞥,是真是假,那是火眼金睛。

自主招生:写好推荐信的四项原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