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葡萄品質,這些葡萄種植管理技術可參考

假如你去買葡萄,會選什麼樣的?好吃的?好看的?綠色無公害的?對這個問題,不僅僅是消費者要考慮,生產者也要考慮。片面追求好看,不注重口感和安全,曾經是生產者熱衷的;但現在不同,消費者的口味和眼光已經變得挑剔了,消費已經漸漸趨於理性。因此,種植葡萄重在提升品質,這才是培養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提升葡萄品質,這些葡萄種植管理技術可參考

一粒葡萄,外觀的美感包括果實形狀、大小、果粉厚度、勻正性、色澤、新鮮度和成熟狀況等。口味品質則包括果肉質地、汁液量、糖酸比、單寧、酚類、芬香物的種類等。生產重安全,儲運也要看指標,比如果實硬度、貯藏性、貨運壽命等。如果用於進一步地加工,果實的品質還要包括其糖酸、pH值、出汁率、單寧、抗褐變能力、浸漬度、沉澱物體積、比重及耐熱等。對於大面積種植的鮮食葡萄來說,外觀及風味品質是關鍵的,它直接關係到葡萄能不能賣上個好價錢。

看看上述標準,種植戶應該考慮 一下:你的技術真的達標了嗎?接下來,請對比以下幾個技術要點:

沃土養根 打好生長基礎

土壤是葡萄生長髮育的基礎。土壤狀況很大程度的決定了葡萄果實的品質。土壤管理是葡萄優質果品的基礎。土壤的養分結構,供應和調控著葡萄生長髮育需要的水分和營養。其中,植物根系是其吸收養分的主要途徑,如何壯根栽培在生產中屬於土壤管理的核心。

就當前來說,提高土壤有機質是土壤管理的重中之重。讓土地成沃土,主要靠增施有機肥,配以起壟栽培、果園生草技術、肥水一體化技術,逐步提高化肥使用效率,實現肥水雙減,提質增效。

提升葡萄品質,這些葡萄種植管理技術可參考

只看產量 會讓口感變差

合理負載是生產高品質葡萄的關鍵技術。高負載量下的果實不僅口感差、糖度低、樹勢弱,還更易誘發病害。種植戶應根據品種特性,以及果穗大小和目標產量,精確確定出留果穗數。在這個基數上,一般情況也可以多留10%的保險係數。

這裡也有計算公式可尋:單位面積的產量=單位面積的果穗重×單位面積的果穗數,果穗重=果粒重×果粒數。如巨峰系的葡萄,產量應控制在1000—1500公斤/畝,基本就可以獲得高品質的果實。

高光效葉幕 避免日灼現象

葡萄是藤本植物,其樹形根據生產需要多種多樣。但應當注意,樹形影響到葡萄對光能的利用,影響葡萄養分運輸;因此,在這些樹形中,具備高光效葉幕結構應列為優選樹形。提高結果部位是生產高品質葡萄的有效措施之一。

從籬架樹形到V形架,再到水平V形架勢、水平棚架,都應提高結果部位。近年來不少地方的葡萄果實發生了日灼現象,對此,水平或者V形葉幕還可以有效地減輕果實日灼。

提升葡萄品質,這些葡萄種植管理技術可參考

避雨栽培 避開氣候干擾

避雨栽培,即通過避雨棚防治病源侵害葡萄,可有效降低葡萄病害發病率和發病指數,同時在一定程度上還能提高葡萄果實的品質和產量。

我省是典型的大陸季風氣候,冬季乾旱少雨、夏秋季多雨,這對葡萄的生長非常不利。因此,避雨栽培技術很重要。通過避雨,可使葡萄葉片避免雨水濺射,防止由雨水帶來的白腐病、炭疽病、霜黴病等病害,從而減少農藥使用量,提高葡萄的安全質量,確保生產出綠色無公害的葡萄。

病蟲害防控 抓住關鍵期

葡萄病蟲害問題一直是生產中的大問題。比如,綠盲蝽生長髮育受氣溫、食料、降雨、天敵等環境影響,其發生期可能提早或延遲,對此,種植戶需要根據園區管理和氣候條件來進行合理預防。葡萄萌芽前,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病蟲防治期,種植戶要徹底清園,刮除蔓上老皮,全園認真噴(塗)一次剷除劑,剷除各種越冬的病、蟲、蟎。這次用藥可以5度石硫合劑為主。為節約用藥,還可在芽膨大後用3度石硫合劑噴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