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员工办信用卡遭拒,背后的套路你知道吗?

本似同根生,相拒何太急?P2P作为金融江湖的新晋小弟,明面上跟银行老大哥打得火热,可是没想到,背地里老大哥还是留了分寸,似乎没有完全接纳这个抢尽风头的后来者。一件小事的背后,可能是哪些潜规则作祟?又折射出哪些行业发展新格局?

P2P员工办信用卡遭拒,背后的套路你知道吗?

5月29日网贷之家爆出,在一家P2P平台上班的王先生,出于生活中一些关于钱的需求,满面春风地走进“友商”银行的线下网点,他想办一张信用卡。

然而,柜台妹子翻了翻写的工工整整的个人档案后,说了句令王先生瞬间六月寒的话:对不起,出于您的工作背景,我们无法给您办信用卡。

王先生定了定神,开始自证:麻烦看清,我的信用记录一直良好,工资流水月月规律,不仅之前没有贷款记录,公积金缴纳额度也接近上限。你给我办卡,这事合情合理。

想不到,柜台妹子更淡定:你是P2P公司的,是贷款公司,是高危行业。不给你办卡,这事合情合理。

其实,这事搁谁都气。昨天我司领导还和你行高管手拉手、走红毯呢,资金存管、技术共享、数据互通…可谓一派祥和啊。可没成想,背地里你却跟底下人交代,没事别跟我玩。

私人恩怨的含蓄表达?

你我皆知,P2P没露面之前,银行几乎一手垄断整个金融业,利润十分肥嫩。其中重要的吸金手法,有这两个;一是利用广大人民极低利率存进的钱,向企业方发放较高利率的贷款,轻轻松松赚利差。二是通过各种手续费、咨询费、结算费,实现中间业务收入,有的是让人民群众解囊,有的则是产品需要银行代销的金融企业掏腰包,也是个站着就把钱挣了的活。

P2P员工办信用卡遭拒,背后的套路你知道吗?

本来,岁月静好,一派祥和;我们都知道,曾经去银行工作,可是一件高大上到近乎光宗耀祖的事情,听说谁家的小伙子在银行上班,都抢着把自己姑娘嫁给他。

可是没成想,这个伟大的吸金时代,被某个后来者粉碎了。

根据麦肯锡的数据,银行业的利润增速从2011年的36.34%,锐减到2015年的2.43%,简直是断崖级下跌!利润暴跌之后,紧跟着银监会慌了神,不久后即上线存款保险制度,并推出银行破产条例。民众也跟着懵了,什么?这年头,把钱存在银行都不安全?仓库里堆着金山银山的银行也开始被国家允许破产和倒闭了?是的,它发生了。

而银行出事的这一时期,恰是以P2P为主的互联网金融野蛮生长的时期。根据《2018年中国投资者幸福感调查报告》显示,互联网金融投资人群占比高达70.51%,而银行理财投资人群占比46.53%。是的,广大人民不喜欢去线下网点排队耗时间、不喜欢理个财还十万八万的门槛,尤其不喜欢那常年徘徊在3%左右的收益率。于是,大量存款不断从银行的金库抽出,转而流向各种互金平台。

P2P员工办信用卡遭拒,背后的套路你知道吗?

钱没了,人也散了,那只能缩减线下网点数,只能不断的减员裁员。曾经天天门庭若市的银行不见了,曾经人人羡慕的银行工作挣不了俩钱了,甚至近两年频频爆出银行高管跳槽去P2P平台,年薪瞬间涨个几十万的新闻…或许,梁子从这里已经开始打结。

而且,还得补充一点。大家应该记得曾经银行的霸王条款,几乎个个上过头条新闻。比如分期买了东西后,提前还款不退1分手续费;现金当面点清,离柜概不负责;跨行转账没成功照收手续费;信用卡多还了钱,取回还收费…可以看出,曾经银行以设置霸王条款的方式,从方方面面吸取利润。但是,很多P2P平台推出的分期业务是鼓励提前还款并退还手续费的,如今提现很多平台也已不再收费,而且在当下的移动支付时代,基本很少需要异地跨行取钱。可以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解决了很多传统金融用户体验上的痛点。

所以,更悲催的事发生了,自己被P2P整这么惨,旁人却叫好不断。种种业界声音都在表达一个主题:互联网金融的确冲击了老大哥银行,但这种冲击能醍醐灌顶,是良性的、积极的。没有后晋小弟的慈眉善目、垄断人心,老大哥的肆无忌惮又从何收敛?尤其是那些科技创新领域的小微企业,更是每天“善哉善哉”,以前想从银行借钱,千难万难,银行几乎只跟国企、大企合作互惠,并形成核心利润来源。可如今有了扶持小微企业的P2P,怎能不让人称快?

所以总结来看,P2P的不断发展,一是截流了银行的利益来源,二是让无数银行员工丢了铁饭碗,三是在干了这么多“破”事后,还赢了人心。

所以,如果你是银行,今天P2P小弟来找你要钱花,并且还是隔月结账,你怎么说?

“你那么牛,你自己发行信用卡吧。”

当然,近几年频频上演的P2P平台跑路事件,的确让整个行业蒙羞。但那已然是过去式,现在的强监管环境下,别说跑,想上场都难。所以一家运营良好的P2P平台,理应不该被如此干脆利落的拒绝。

为什么是P2P员工去银行办信用卡,而不是银行员工去P2P贷款?

是的,你P2P一路高歌猛进、花样百出,更是讨得观众满堂彩。

可是抱歉,我才是梨园老板。

至少在今天,国民信用数据的质量与数量,依然是银行本位制。很多人还是希望办张信用卡,通过不断积累信用数据,为自己今后买车、买房、创业等方面的贷款做准备。P2P平台虽然也有少数几家提供这种百万、千万级个贷,但出于风险考虑和缺少征信这把戒尺,其贷款利率也较银行高出很多(冲抵不良资产)。P2P平台更专注于解决小额高频的贷款需求,以及对接企业方的大额贷款。所以,至少目前不存在银行员工去巴结P2P的情况。

但是,随着近10年来P2P平台的不断发展,以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渐次赋能,优质P2P平台在风控方面已有更成熟的解决方案,再加上国家出台政策打击老赖的惩戒氛围浓厚,P2P平台提供类信用卡的服务是可以期待的。

小小事件的背后,是行业发生变革的前奏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互联网金融技术强,传统金融积累强,那么,强强联手成为下半场的主题。

这种强强联手,从双方的行动就有迹可循。首先是银行一方,在近几年银行的招聘会上可以发现,出现了很多新鲜岗位,比如新媒体总监、产品经理、Java工程师、UI设计师…我们不谈这是否算作一种对互联网浪潮的妥协,至少从民众利益和行业发展而言,老大哥已带头改革,不断在调整运作方式和服务内容,为提升金融效率付出了行动。这说明,银行为首的传统金融无疑需要新技术支持。

P2P员工办信用卡遭拒,背后的套路你知道吗?

而与此同时,互金行业也在巨变。强监管背景下,头部的金融科技公司开始诉求“去金融化”,强调科技赋能金融机构,其中BATJ系金融科技公司已带头起跑。换句话说就是,出于对自身技术基因优势的考量,我们有更好更纯粹的方式去成就行业,成就自己。也就是让科技归科技,让金融归金融。

转型后的金融科技公司,在收入结构上也会发生变化,在支付接入、技术服务等方面无疑将创造大头利润,金融业务的收入或许将不断紧缩。

近期,已有BATJ系平台表态,将推进去金融化,而且不仅将技术赋予传统金融行业,更开放给优质互金平台。

我们可以期待,随着头部金融科技公司的带头转型,为金融业赋能,将会在带动传统金融链接时代的同时,促进互金平台健康发展,在不久以后,P2P员工去银行办信用卡,将不必再背负信用危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