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讨的瞎老人

我们小的时候,大山里的人都是以务农为主,每个家庭都要有劳力挣工分,那时候虽然能吃饱,但是一年四季基本都是窝头咸菜,如果能偶尔吃块馒头,我感觉就和现在中了十万大奖一样兴奋,我说的一点都不夸张,吃馒头是我小时候最大的愿望。

就在我们能吃饱饭的时候,也有一些丧失劳动能力的特殊人群,不能和正常人一样挣工分,家里人就让他出去讨饭,这样他既能吃饱,家里还少添一双筷子。

那时候的要饭的就是要点剩饭菜吃饱就行,不像现在的乞讨的,就是要钱,让人对他们没有同情,我们一天放学后,同学们吵着说村里来了一个要饭的,于是,一窝蜂的都跑去看热闹。

乞讨的瞎老人 只见一个秃头的老人,大约七十岁左右,拄着一根磨的发亮的棍子,穿的破破烂烂,脸上两只空洞的眼睛用劲的往上睁,但是眼珠却不动,额头的皱纹像是用小刀刻了一道一道的记号,胡子拉茬,满面污垢显示了岁月的艰辛,这显然是个瞎子,听到有人来了,瞎老人歪着脑袋问到,哪有麦秸垛,让我去那住一晚吧,农村孩子天性善良,于是拉着老人去了麦秸垛跟前,老人累的靠在麦秸垛上,这不知道跑了多远的路来到我们村的。

孩子们的兴趣一会就没有了,看了一会就都散去了,中午到了,大人们也回家吃饭了,这时候大人才有空去问要饭的瞎老人是哪里的,怎么来到这里的,一问,老人的眼泪从空洞洞的瞎眼里流出来,原来老人是被儿子和媳妇赶出来的,老人的老伴生下儿子后就大出血过世了,老人一个人又当爹又当娘的把孩子拉扯大,给儿子娶了媳妇,却不幸上山砍柴时掉进了长满毛刺的坑里,把两只眼睛都扎瞎了,什么活也看不见干了,狠心的儿子媳妇就把他赶出了家门,让他自己讨饭吃,人们听了心里也难受,女人们陪着也掉眼泪,这个给块窝头,那个给碗玉米糊糊,老人不停的说着好人呐,谢谢

乞讨的瞎老人 我们每天放了学就去麦秸垛那看看老人,老人摸索着用麦秸给我们编个小狗啦,编个小蝈蝈笼子啦,更用麦秸编了几十个坐的小草凳让给大人拿回去,说着感恩啦之类的我们听不懂的话,大人们依旧有空的时候来跟他说些安慰的话,顺便给点吃的,或许是看到村里人的善良,再想到儿子的无情,老人便会边吃边流泪。

老人在村里麦秸垛那住了八九天,突然一天不见了,听村里放羊的一个老头说,瞎老人说麻烦村里好几天了,再去下个村里要饭去,可是,这里都是山路,老人的家到我们村是一路河滩,老人眼睛看不见,去别的村都是爬山过岭的,万一掉到山沟怎么办,人们的感叹声还没结束,就听到了噩耗,老人不熟悉路,一脚踩空,掉进了山沟摔死了,可怜的瞎老人,愿你一路走好,你的儿子媳妇也有老的一天,或许有一天,她们也会为她们的行为买下一个和你一样的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