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驼背:你到底是那种“驼”法

关于驼背:你到底是那种“驼”法

俗话说,站如松,坐如钟,一个人的立、坐、卧、行都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姿态。

体态问题,不仅关乎审美,更影响到健康。体态不好,气质崩塌只在分秒间,不管是普通人还是明星,举个例子:

Justin Bieber就有点探颈,也叫做“鸡首”,是不是很形象:

关于驼背:你到底是那种“驼”法

陈乔恩的含胸(圆肩)问题很严重,整个人畏畏缩缩的,这也是上围丰满的女孩的通病:

关于驼背:你到底是那种“驼”法

关于驼背:你到底是那种“驼”法

跟Justin Bieber一样,杨幂有个外号叫杨探颈,从侧面看非常明显:

关于驼背:你到底是那种“驼”法

身姿挺拔修长,立、坐、卧、行美观大方,一个好体态的养成是受用终身的。

不得不说,有舞蹈功底的明星体态都很标准,比如刘诗诗:

关于驼背:你到底是那种“驼”法

关于驼背:你到底是那种“驼”法

关于驼背:你到底是那种“驼”法

超模大表姐当然就不用说了:

关于驼背:你到底是那种“驼”法

说完女星典范,该来说说男星典范了。

王凯是男星体态良好的典范,站地笔挺,一身浩然正气:

关于驼背:你到底是那种“驼”法

不仅是荧幕上,路透照里的王凯同样没让人失望,还是那么气宇轩扬:

关于驼背:你到底是那种“驼”法

关于驼背:你到底是那种“驼”法

关于驼背:你到底是那种“驼”法

想形之下,其他男星真的得注意了。暂且不论三巨头之一的刘烨:

关于驼背:你到底是那种“驼”法

大家心目中的完美男神胡歌,也被体态问题给拖累了。正面看帅帅哒:

关于驼背:你到底是那种“驼”法

侧面看有点弓背:

关于驼背:你到底是那种“驼”法

和王凯一比:

关于驼背:你到底是那种“驼”法

再来一张:

关于驼背:你到底是那种“驼”法

说了这么多,都是为了说明体态的重要性,接下来完美就具体说一说几种不好的体态,先找对症状,再用药。

不好的体态有哪些?你是那种

我想,每个人都有过被长辈叮嘱“把腰挺直”拍后背的经历吧。说到体态问题,很多人都会抢着承认自己驼背。

关于驼背:你到底是那种“驼”法

从左到右,依次是正常、圆肩、驼背、探颈

殊不知,大家所称的驼背,各有各的不同。很多人并不是真的背驼了,而是圆肩、探颈等等,但大家把这些都笼统地归到驼背里了。

真正意义上的驼背:

真正意义上的驼背,其实是脊柱变形,包括胸椎曲度变大和腰椎曲度变直。

人体正常的生理曲度是这样的:

关于驼背:你到底是那种“驼”法

腰椎曲度较小,腰椎的曲度较大

正常的胸椎是有一定曲度的,但曲度越来越大就会引起驼背:

关于驼背:你到底是那种“驼”法

最后的结果是,背越来越驼:

关于驼背:你到底是那种“驼”法

正常的腰椎有一定曲度的:

关于驼背:你到底是那种“驼”法

腰椎变直之后,上半身会不自觉向前倾,形成驼背:

关于驼背:你到底是那种“驼”法

探颈:

探颈,也是一个被大家误认为驼背的问题,专业叫法是颈前倾。

正常颈部 vs 探颈:

关于驼背:你到底是那种“驼”法

除了杨幂,整个娱乐圈都有这种病:

娜扎:

关于驼背:你到底是那种“驼”法

陈伟霆:

关于驼背:你到底是那种“驼”法

长时间的低头,比如玩手机、看电脑,是造成探颈的元凶。

关于驼背:你到底是那种“驼”法

正常来说,你不探脖子,脊柱正好承托了你的头部。长期伸脖子,头部重量就完全强加给了颈椎。

而且,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颈椎承受的重量要远远大于实际的头部重量。这是国外的一项研究,模拟了不同前倾角度下颈椎的受力情况:

关于驼背:你到底是那种“驼”法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脖子前倾的角度越大,颈椎的受力也越大。

长此以往,就会导致颈椎间盘变形,引起生理曲度变直。

圆肩:

圆肩,也是通常说的含胸,专业的术语叫做肩胛前移。

关于驼背:你到底是那种“驼”法

肩胛骨,是后背上肩膀旁处的两块扇形扁骨。

关于驼背:你到底是那种“驼”法

肩胛前移,会使双肩向前,呈现半圆形,看起来是这样的:

关于驼背:你到底是那种“驼”法

是不是一点女神气质都没有?

圆肩属于一种肌肉不平衡的情况,对于长期伏案的人来说,长时间保持双肩向前且略微弓腰的姿势,是导致含胸的罪魁祸首:

关于驼背:你到底是那种“驼”法

对健身人群来说,圆肩是只练前半身,不练后半身的后果,简单地说就是练胸不练背:

关于驼背:你到底是那种“驼”法

关于驼背:你到底是那种“驼”法

关于驼背:你到底是那种“驼”法

只练胸不练背,会导致胸部肌肉过紧,背部的菱形肌和斜方肌过松,自然会造成肩带前引,形成圆肩。

有圆肩,就会有轻微的驼背,时间再长一点就更驼了。圆肩和驼背区别在于,驼背是胸椎上下弯曲,圆肩则是两肩的左右折叠。

好了,今天的内容到这就结束了,体态是一个系统又复杂的问题,一篇文章是远远不够的。今天就教大家先认识自己的问题,解决方法我们下期再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