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三店”之一的向阳店是怎样的?

东山居士28037888

向阳店地处尖草坪区西北,是明清重镇,店之称也是由此而来,与阳曲县所属的北小店,小店区政府所在地南小店在当时并称“三店”。每逢农历的三六九,晋北各地的骡马商贩、粮贩就会集于此。历史上,向阳店村一年中最多曾举办9个庙会,之后庙会渐少,现在向阳店的民间赶集活动仅包括农历三月廿八的泰山庙会,以及农历九月十六的向阳店骡马大会。向阳村西有条街叫“羊儿上”,也是因当年此处为羊群集聚交易之地而得名,至今流传着一句谚语:“驮不完的西八县,填不满的向阳店”,这里是晋西北八县赴太原的必经之地。



古镇向阳,文化底蕴丰厚。据说当年杨家将抗辽,佘太君率兵曾在此驻扎。传统戏剧《四郎探母》中的杨四郎,望丹阙而非远,挥玉鞭而且去。暮出凌井驿,夜闯乾烛谷,与母佘太君相会于天门关内的向阳店。东西走向的正大街是向阳店的主街,将村子分为南北。明清时期,街上商户众多,老字号“同聚德”药店创立于清道光年间,至今仍在营业。

  

向阳店是尖草坪区人口最大的村,上世纪70年代,向阳大队下辖十个小队,每个小队有500多人。当时有顺口溜“一队二队突击队,三队四队前进队,五队六队战斗队,七队八队勇敢队,九队十队红旗队”。村民以高姓、刘姓居多,有“高、刘两家,王半家”之说。村里的巷子有张家巷、潘家巷、尹家巷、油坊巷、当铺巷、龙天庙巷、真武庙巷、羊儿上、新道坡等。每到正月十五,这些巷子的居民都会在自家门前挂起花灯。十六的时候,人们会走街串巷赏花灯,俗称“游百病”,似乎有年年元夜时,街巷灯如昼之景。至于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事情,那时年少,不清楚……

  

村东有泰山庙,亦名东岳庙、天齐庙,现仅存献殿、正殿、东西厢房、西廊房等建筑,2003年,向阳泰山庙被太原市政府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泰山庙坐北向南,二进院落,以献殿为分界线,献殿属二进院中建筑。中轴线两翼:第一进牌楼两侧翼分设钟、鼓楼;第二进院落分设廊房,献殿两侧翼分设东、西厢房;正殿两边设耳房;牌楼对面设戏台。现存建筑原属二进院。泰山庙献殿(散棚)建筑形式为十字歇山顶,具有元代风格。原来献殿顶中央有小神阁,阁内有黄飞虎神像,四角塑有其他四岳小神像,献殿前挂一竖牌,九龙图案,横匾上写“五岳之宗”,内有两个大鼓,为拜神祭祀所设,现存正殿与献殿主体建筑。相传,农历三月廿八,向阳店的传统古庙会是为泰山庙中供奉泰山爷黄飞虎的生日,庙内举行祭祀仪式,戏班为泰山爷唱戏3天,当地百姓前来还愿,络绎不绝。两次庙会期间,方圆数十里的百姓来此赶庙会,看大戏,品小吃。川流不息的人群,抑扬顿挫的叫卖声,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山西梆子……仿佛当年商业重镇的繁华景象再现。庙会上,并北的传统小吃“大印子”“帽盒子”“盘旋子”“蛤蟆夹蛋”“馅儿饼”“灌肠”等应有尽有。据说,泰山庙会作为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向阳店庙会正式申报市级非遗,这项延续了400余年的古老民俗将得到全面保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