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輝:一週三公司退市傳哪種信號

提醒投資者,在監管層強力改革下,退市體系已變得愈加完善,應儘量遠離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相關個股,因被套風險較高。

宋清輝:一週三公司退市傳哪種信號

5月28日,深圳證券交易所作出了*ST烯碳股票終止上市的決定。在短短一週時間內,有三家上市公司遭到了退市處理,在整個A股歷史上都很罕見。從微觀角度來看,被退市的公司和投資這三家公司的股民將承擔不小的損失,公司的融資能力和未來發展也將受到阻礙,股民所持有公司市值將大幅縮水。但凡事都有兩面性,資本市場在不斷髮展、完善的過程中,必然會令一部分人、企業的利益受損。

助淨化資本市場

從效益、結果角度上來看,這些受損在監管層的眼中或許並不值得一提。A股退市制度的嚴厲落實,對中國資本市場長遠的發展是一件大好事,它有助於淨化中國資本市場、約束不規範行為、令市場健康運作,有助於令這個市場更加成熟、更加市場化。至於投資者發生虧損,早有“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的警示。

對投資者而言,他們在乎的不是管理層如何治理市場,而是自己投入去的錢是否能夠多生錢。從個人利益出發,無所謂理性或不理性,更何況這是核准制制度下經過內地監管層考核後進入A股的上市公司,自己的錢在這個市場中出現了虧損,他們自然會將這種痛苦轉化成不滿,將原因歸咎於上市公司、大股東、莊家以及中國證監會。然而監管層不可無視散戶的力量,如果投資者保護無法做到位、若是做不好投資者保護工作、令投資者不願因參與這個市場,這個市場便無存在必要。

應遠離退市股

目前,從中國資本市場的情況來看,上市公司被終止上市,受到最大打擊的還是投資者。雖然退市並不意味上市公司就此倒閉,而且投資者還能繼續持有公司股份,繼續成為公司股東,但這對投資者而言並不公平。一週三家上市公司被退市,已呈現了“退市常態化”特徵,如果風險依然由投資者自行承擔的話,這種損害是巨大的。必須要有責任方,對投資者出現的損失承擔責任。在此也提醒投資者,在內地監管層強力改革下,退市體系已變得愈加完善,應儘量遠離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相關個股,因被套風險較高。

作者為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著有《強國提速:一本書讀懂中國經濟熱點》。本欄逢週一刊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