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宋清輝:日用消費品進口關稅下調影響幾何?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在接受《中國聯合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大幅降低關稅,對消費者而言,不但價格進一步降低,而且可選擇餘地更多了;對生產企業而言,則有利於倒逼企業產品提質、產業升級;對跨境電商而言雖然影響有限,但對一般貿易進口影響則較大。

宋清輝:日用消費品進口關稅下調影響幾何?

日用消費品進口關稅下調 對本土企業和跨境電商影響幾何?

中國聯合商報 記者 畢淑娟 北京報道

5月31日,一則重磅消息席捲全國各地:從7月1日起,降低部分進口日用消費品關稅,涉及1449個稅目,平均稅率由15.7%降至6.9%,平均降幅55.9%。降稅幅度不可謂不大!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在接受《中國聯合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大幅降低關稅,對消費者而言,不但價格進一步降低,而且可選擇餘地更多了;對生產企業而言,則有利於倒逼企業產品提質、產業升級;對跨境電商而言雖然影響有限,但對一般貿易進口影響則較大。

倒逼本土企業轉型升級

在日用消費品的產銷總量上,中國大多已佔據了全球第一的位置,比如服裝、鞋帽、洗衣機、電視機、冰箱等,然而雖然產銷量居全球第一,但在產品品質上仍與國外存在明顯差距。那麼,大幅降低日用消費品進口關稅,會不會對本土生產企業造成衝擊?

針對《中國聯合商報》記者提出的上述問題,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區域經濟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張建平表示,大幅降低關稅對於中國一些生產企業而言,將面臨著更加激烈的競爭。當外國的進口商品以更加實惠的價格進入到中國市場的時候,消費者選擇進口商品顯然就會替代掉一部分國內的商品,特別是同類的商品。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如果中國企業想在中國這個大市場當中繼續佔有份額,繼續能夠獲得消費者的青睞,那就會倒逼中國相關的生產企業,必須要注重品牌的培養,必須要注重技術含量的提高以及產品品質的提升,而且在跟外國商品競爭的過程當中,在價格上還要具有優勢。這樣就會使得中國企業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產生動力。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告訴記者,從短期來看,大幅降低日用消費品進口關稅,將對我國相關消費品生產企業造成衝擊。當進口日用品明顯降價後,部分相關國產日用品必然也會降價,企業利潤暫時也會下降。但從長遠來看,這既是老百姓的巨大消費福利,也會倒逼國內日用消費品企業儘快轉型升級,提高產品品質,“這可能會迎來我國日用品生產與消費的雙重升級換代。”

在中國與全球化智庫高級研究員何偉文看來,衝擊和影響肯定會有,但關稅只是成本之一,國外產品進入中國還有流通環節的費用,面對消費品進口關稅下調,國內企業除了要在產品質量、競爭力上下功夫,還應該在流通成本上下功夫。他舉例說,中國在加入世貿組織時也有人擔心開放過快“引狼入室”,但過去的實踐經驗證明,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從長期來看,擴大開放是國家經濟轉型的需要,也是深化對外開放的必然動作。

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指出,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中國企業的產品質量在不斷提高,對市場營銷、對消費者的需求瞭解在不斷深入,在保證國內市場供應的同時,中國企業也走向了世界。中國製造在全球都得到了熱烈的反響,這首先是中國物美價廉的商品,為世界消費者提供了更多選擇,而且為世界消費者降低了成本。但朱光耀同時也指出,中國製造需要進一步提升,中國的設計、中國的品牌,確實還要走很長的路。這也是一個倒逼機制,促使我們的企業家、促使我們的企業有更大的動力,來創新、來改革,提高企業產品的競爭力,服務於中國的消費者,同時也為世界做出貢獻,

對跨境電商影響有限

張建平告訴《中國聯合商報》記者,最近這幾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跨境電商和海淘野蠻生長,增長速度非常驚人超過了百分之三十。在中國現在能夠達到這樣的增長速度的行業是非常少見的。但是在發達國家,他們對於電商的發展,對於線上商業的發展,其實是有著非常慎重的考慮,他們不僅要考慮線上和線下均衡發展的問題,也要考慮傳統的線下行業的生存問題,以及線下所涉及到的千千萬萬個家庭的生計問題。所以這次降低進口商品的關稅,對於電商特別是跨境電商和海淘的業務會有一定的影響,但是由於關稅在進口商品的整體稅收成本當中只佔其中的一部分,所以這次關稅的降低能在多大程度上影響到跨境電商和海淘的業務,需要經過觀察和定量研究才能得出結論。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也告訴記者,關稅僅僅是進口商品稅負的一部分,跨境電商進口稅負包含關稅、消費稅和增值稅,其中關稅在限額內為0,消費稅和增值稅7折,因此個別品類的關稅降低並不會對其整體價格產生很大的影響。不過,曹磊同時也指出,進口關稅降低對於促進一般進口貿易有益,可以促進進口商品進入更多的消費渠道,因為通過一般貿易進來的商品價格上有優勢,可以減少從國外直接海淘或者代購這種行為,而跨境電商作為進口貿易的組成部分,也有可能會調整自己的選品策略,將重點放在更多樣化的商品引入上。

“這樣交易消費在國內,稅收在國內,數據在國內,品質更有把控,可以從一定程度上緩解國內的消費外流。”曹磊說,同時通過跨境電商通道進來的商品,從報關、質檢、倉儲等都更加安全、放心,而海外代購等方式卻很難監管。未來如果海淘價格與正規電商平臺價格差距越來越小,更多人會選擇正規電商平臺,進而對國內跨境電商產業的整體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由於喜歡研究護膚品、化妝品,來自泉州的楊小姐平時也利用業餘時間幫同事朋友海淘代購部分產品,她坦言,由於關稅對商場專櫃零售終端價格影響不大,且反應週期較長,海淘代購市場受關稅下調的影響並不大,但代購行業“水深”,關稅下降甚至取消,將有利於國外商品通過正常渠道進口到國內。

張建平表示,無論關稅如何調整,我個人認為在中國線上線下應該朝著融合的方向去發展,就是線上也應該有自己的實體店,實體店也應該有自己的線上銷售渠道。這樣線上線下均衡和融合發展,將會使得我們未來商業的發展更加均衡,也會讓這個行業的發展更加健康和可持續。原標題:日用消費品進口關稅下調 對本土企業和跨境電商影響幾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