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学艺生涯

说起京剧史,就必须提到科班“喜连成”。这个科班的历史地位,并不逊色于当初的“四大徽班”。

说起“喜连成”,又必须提到一个人——牛子厚。牛子厚,名秉坤。他的曾祖父从山西逃荒到吉林,从开大车店起家,做起了生意。生意越做越大,到了第四代传人牛子厚,牛家已经成为当时北方的四大家族之一。

有一年,喜欢戏曲的牛子厚从北京请来了“四喜班”演出,并结识了艺人叶春善。这位叶春善,是“四喜班”的台柱。当时八国联军已经进了北京,好多艺人为生计弃艺从商,京剧陷入衰败。1901年牛子厚嘱托叶春善组织科班,但叶春善一直推辞。直到1904年叶春善才答应了牛子厚的恳请。因为牛子厚的三个儿子分别叫喜贵、连贵和成贵,于是将科班定名为“喜连成”,牛子厚为班主,叶春善任社长。

叶春善回到北京后,在北平琉璃厂买了间房,收容了6个无家可归的孤儿,教习京剧。这六个学生,以科班名字头一个“喜”字排行,就是后来所称的“六大弟子”。继他们之后,又陆续招收了七十多人。

学生多了,叶春善一个人精力有限,就聘请了数位教师入社,科班也搬到了虎坊桥。到了1905年,第一科学生在广和楼正式登台演唱,挑帘即红,每天满座,唱了一年,北平人士全知道有个“喜连成”。

1912年,民国初建,市面萧条,牛子厚因家务纷繁,无法兼顾,将“喜连成”转让给沈昆。沈家改社名为“富连成”。这时已经有“喜”“连”两科学生,第三科排“富”字,以后就是“盛”“世”“元”“韵”“庆”几个字。到了1948年,因时局巨变无力延续,“富连成”停办。

“喜连成”“富连成”存世44年,共培养八科学生计900余人,这是二十世纪驰骋京剧舞台、传承京剧艺术、推动京剧发展的一支中坚力量,其中不乏自创一派、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的艺术大师,而承前启后、开一代新风的戏剧名家更是不胜枚举。

随着开场锣鼓响起,今天的主角该粉墨登场了。他就是“连”字辈学员、后来创立了“马派”的老生马连良。

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学艺生涯

“喜连成”正在这儿演戏,激越的胡琴、鼓板之声以及艺人高亢的嗓音,隐隐地传到戏园后的院子里。院子里站着六个孩子以及七八个大人,大人们焦急而又不安地踱着方步,而不谙世事的孩子们在相互嬉戏、追逐。

几个钟头过去了,戏园里传来一阵嘈杂之声,很快归于平静。这时,戏园通往后院的门开了,从里面走出两位师傅模样的人。大人们忙招呼小孩在师傅面前排好队。两位师傅逐一仔细端详了这六个孩子,还让孩子开口“啦——”了几句。接着,两人小声嘀咕了几句,然后,冲着孩子们指点着,说:“这两个留下,那四个回家吧!”

原来,这是“喜连成”在招收新的学员,刚才就是考试。到1906年时,“喜”字辈的学生,已经学会不少戏,从这时候科班就正式对外公演了。于是科班又对外招收了三十多名学生,这就是二科“连”字班的学员。

那一天,被留下的两个孩子,一个就是马连良,一个是马连昆。出来主考的老师,其中一位就是总教练萧长华。

马连良体形瘦小,科班安排他学武生。马连良聪明认真,又有上乘的天赋条件,所以学起戏来很快,时间不长已经能参加演出了。一次演出,开场戏是《天官赐福》。老师一时找不到老生行能扮天官这个角色的人,知道马连良平时好学,就让他顶上了。

结果,他还真的唱得满宫满调。几位老师看过他这出《天官赐福》,觉得他改学老生更合适,从这儿起他就开始学习老生戏了。

1910年,在文明茶园有一场义务戏。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老生泰斗谭鑫培与陈德霖合作演出的压轴戏《朱砂痣》。

那天,谭鑫培为什么单要上这一出?原来这出戏,过去是和谭鑫培齐名的另一老生孙菊仙的拿手戏。谭鑫培争强好胜,坚持要唱这出《朱砂痣》,也让观众欣赏一下谭派风格的这出老戏。梅花白雪,各逞风骚。

艺人的阵容相当硬整,只是这里还缺一个娃娃生——天赐。谭鑫培点名找“喜连成”要个娃娃生扮演天赐。这边叶春善一听谭鑫培跟自己要人,几位一考虑,推荐了马连良。

天赐这个活儿,有唱、有念,还要表演出他得知面前站着的这个老员外就是自己朝思暮想的亲生父亲,感情上要有震动,表演上要有激情。那天演出效果棒极了!马连良上得台去,一不慌,二不忙,词儿一句没错没落下,位置步步都是地方。

台上的谭鑫培、陈德霖也都特别兴奋,认为这小孩是块唱戏的好料子。

花开花落,冬去春来。到1917年3月底,马连良学业已满。算起来共在科班连学带演八年整,那年他17岁。

在这一天出科的,连马连良在内一共有“连”字辈学员八人。出科之后,可以继续留在科班上戏园演出,这就算是搭班演出的艺人了。这八个出科学徒中,只有马连良一个人提出要到外面去闯练闯练。

马连良的三叔马昆山,专工老生,久在江南,常在十里洋场的上海滩唱戏。这位三叔前几年回北京时,看过侄子的演出,对他的前途抱很大希望。说来也巧,侄子满科之时,正赶上福州委托他组织一批人去演唱。

于是,马昆山请出他的兄长马西园,再带着自己的两个侄子——春轩、连良,到了上海,约上其他艺人,一同前往福州。

福州是福建省的省会,也是很繁荣的商埠,京戏有一定市场。在福州头天“打炮戏”是连良、春轩弟兄合演的《借赵云》。这出戏以念白、表演为主,哥俩一唱就红了。在福建大约待了一年,上座一直不衰。后来马昆山和马西园爷几个商量,“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也不能总在一个地方转悠。后来马昆山和哥哥一同把马连良带回上海,专工小生的春轩仍留在福建搭班唱戏。后来,马春轩由于瘟疫病故福建。

1918年9月,马连良又回到了离别一年多的故乡——北京。

一回到北京,马连良就去了富连成科班,见了叶春善,提出想回科班。叶春善心里十分高兴,满脸笑容地说:“出科后的学生,提出再回科班的,你算头一个,我满足你这个要求。”

1918年10月1日,在广和楼,大轴戏由马连良与小生茹富兰合演《八大锤·断臂说书》,作为他重返科班的首场亮相。

到1921年底,马连良二次投师“富连城”,一晃又三年过去了。这时他已然弱冠,是将近21岁的大小伙子了。

叶春善找马连良谈话,说:“我看差不多了,你可以出科了。再留下去,就把你的好时候给耽误了。”

寒晨清冽,微风拂面。阵阵桂花香飘过,深深地嗅了口,甜甜的味道,带着几许醉人肠的醺然。马连良的登场,如此曼妙,又如此喧哗。心如花,静若柳,心绪不慌又不乱。

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学艺生涯

《曲终人未散:民国梨园那些角儿》

出版:团结出版社

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杨小楼、马连良、余叔岩、周信芳、俞振飞、马师曾,不愧旦角伟男子;刘喜贵、孟小冬、露兰春、白玉霜、袁雪芬、筱丹桂、常香玉、严凤英,亦是伶界奇女子。他们万般才情,却只是刹那芳华;她们绝色倾国,却又终究爱恨痴缠。在舞台上,他们或演绎红尘,或沉寂乱世;在舞台下,擦去脂粉的艳丽,他们仍然有动情的演绎。时光沾着芬芳饱满的墨汁,书写了一段如梦如幻的绰约历史,民国梨园里的名角儿,渐次登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