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香凝:截拳道的每一个动作都包含哲学,我的父亲做到了!

三联生活周刊: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李小龙也是如此。作为女儿,你如何看待你的父亲?李香凝:我将他看成一个非一般的人,但他还是个人,不是超级英雄。他也有所有人都有的情感和品质,他可能很友善、很风趣,也可能很直接。他也有脾气,也像普通人一样会犯错。我与他有很多关系,我与他的关系,总是在改变。他是我的父亲,我对他的记忆是鲜活的,我记得他的存在和力量,他有惊人的力量,与他在一起的时候能感受到安全和爱。父亲在我4岁时就过世了,所以我只能通过其他人来了解他,我也可以在与其他人接触的过程中感受他。在旅行和游历的时候,我发现,世界上有那么多人爱他,这是一件很惊人的事情。

李香凝:截拳道的每一个动作都包含哲学,我的父亲做到了!


三联生活周刊:你的父亲和你的家庭对你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李香凝:父亲有很多箴言,我和哥哥都受益匪浅,他最喜欢的是“以无法为有法,以无界为有界”,在念书时就以此为箴言。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被一个东西限制,要多方面地思考和处理问题。父亲还在世的时候,总是在家里练武。在我哥哥的童年时代,同一条街里有很多朋友,他经常去那些孩子家玩。有一天家里人问:为什么那些孩子不来我家玩儿?我哥说:因为我家后院总有人打架。父亲过世后,事情变得有些艰难,我和哥哥都认为,功夫的前景有些黯淡了。等我们到十七八岁的时候,哥哥开始习武。我起步的时间较晚,差不多到24岁。三联生活周刊:作为一个女孩儿,出生在习武之家是优势还是劣势?对你而言,“武术”意味着什么?李香凝:我从没想过有什么不利的地方,我只把自己看作一个人。我的性别、胖瘦、好坏,这不是我要考虑的地方,我只把自己看作自己。一开始,我想当然将功夫当作事业,这需要很多努力——不论你做什么,都需要付出努力。我想其中的可能性或许会十分有限,但这并不让我感到沮丧。武术是一种肢体语言,你可以将它看成一种习惯、一种你与之联系的东西,在这过程中会发掘出新东西。它其实是一种艺术,但多数人可能到达不了那种高度。谈到格斗,你必须很自信,要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反应,要迅速。如果你控制得了这一切,那就达到了一定高度。我学习武术是因为耳濡目染,也想了解,父亲所爱的东西究竟是怎样的,所以我开始学习截拳道。李小龙十分热爱阅读

李香凝:截拳道的每一个动作都包含哲学,我的父亲做到了!


三联生活周刊:说到截拳道,人们在谈到它的时候,说它是一种格斗技巧,也是一种哲学。如何将一种源自肢体语言的思想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李香凝:实际上,每种“动作”中都包含哲学。我父亲所做的,也许只是保证在这个过程中,哲学的部分不被人们所遗忘。不仅是武术是这样,每一种搏击运动、每一个动作中都包含哲学。你的所说所想,或许是有趣的,但如果不付诸行动,一切都不一样,这就是我父亲常说的“去使用”。他所做的,不仅是教授动作,而是在这些动作背后深层的东西,人们将这些东西称之为哲学。可贵的一点是,他所强调的哲学,是可以实践于生活的,而不仅只用于武术。截拳道里非常重要的一个动作是“截”,就是“停止”(Stop)。它的意思是,与一拳一拳的相互往来不同,你要以拳止拳,你所做的并非进攻或防御,而是将两者结合,同时攻守。三联生活周刊:李小龙是西方人眼中的“中国符号”。如何看待东方与西方对于他认识的差异?李香凝:他做得非常恰当的一件事是,将正面的中国形象带给了世界,尤其是西方世界。在当时的好莱坞,电影里中国人的形象也由西方人来扮演。中国人很难在好莱坞露脸,出现的话,通常也是负面形象。父亲很厌恶这种“典型形象”,他对于自己的文化是十分自豪的,他希望能表现出中国文化里的力与美。在对他的看法上,东西方的差异的确存在。亚洲人对他是感到非常自豪的,西方人感觉不到这个,因为这不是他们的文化。他们感到的是,李小龙非常具有启发性、很创新。他是一个游戏改变者,这是非常西方的概念。

李香凝:截拳道的每一个动作都包含哲学,我的父亲做到了!

三联生活周刊:李小龙过世了40年,在这些年间,人们对他的印象有何变化?李香凝:他刚去世时,《龙争虎斗》刚出来,人们对他兴趣极大,都想知道谁是李小龙,许多人模仿他的电影和复制他的故事。在过去年间,人们对他的兴趣有起有落,但是对他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对于李小龙有很多种理解。对于一些人,他只是上世纪70年代的功夫明星,知道他拍了很多功夫电影,但完全不了解他。我希望人们能更了解他的哲学,也希望西方世界更了解武术世界。李小龙的重要性在于:在某种意义上,他是一个变革者——许多有影响力的人物,都是变革者。人们热爱李小龙,有很多原因:他很酷、英俊、有力量。他代表着一些东西,他是一些人的英雄。他在他的人生中完成了许多其他人希望完成的事情,他到达了他所没有期待抵达的地方。这是人们今天还谈论他的原因,他依然是与今天相关的,他身上有激发人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