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群眾的貼心人——記盤州市教育局駐普古鄉王家寨村第一書記劉歲玉

5月15日,中國移動公司到盤州市普古鄉王家寨村選址修建移動信號塔,不久後,這裡將實現通信網絡信號覆蓋。

“一年多跑了10來次,總算落地了。”擱在王家寨村駐村“第一書記”劉歲玉心上的一樁事總算有了結果。

2017年4月,盤州市教育局機關工會主席劉歲玉,主動請纓到王家寨村開展駐村工作。

“太荒涼了!”這是劉歲玉到村後的第一印象。王家寨村海拔1600至1700米,有農戶210戶582人,其中貧困戶70戶178人。這裡山地頗多,土地貧瘠,只有一條通村主路,手機信號為零,年輕人出門打工去了,村裡多是老人孩子。

如何改變這裡貧窮落後的面貌?這是擺在劉歲玉面前的一道難題。他走家串戶,調查村情民意,瞭解村裡的發展情況後,立即召集村支兩委開會,召開村民小組會議,找尋脫貧致富的路子。經過多次研究,綜合論證,終於找到了致富路徑:修路先行、產業進門。

要想富,先修路。劉歲玉先後聯合村級合作社,向盤州市住建、教育等部門協調項目資金,解決王家寨至水壩1.2公里的通村公路硬化,爭取盤州市交投公司投資約210萬元修建通組路八段、共計2.7公里。如今,王家寨至水壩的路已經硬化完畢,八段通組路基本完工,正在硬化中。

土地貧瘠的王家寨村如何佈置產業?劉歲玉結合該村地理環境,考慮到刺梨適合高海拔山地種植,經濟效益好,而且在盤州已形成產業,便於產銷,於是決定在該村佈置刺梨產業。說幹就幹,劉歲玉開始撰寫報告、跑部門、籌資金、發動群眾。

“老百姓習慣了種玉米,捨不得讓出土地。對村委也不信任,怕土地入股的保底分紅、管護費得不到兌現。”劉歲玉說,為了發動農戶,他們反覆和村民擺龍門陣、算收入賬,說服一部分人先用土地入股種植刺梨,協調項目資金,如期發放土地入股、務工的費用,其他村民看到真正有收益,才逐漸將土地入股合作社。

幾個月下來,王家寨村布種刺梨1204畝、紅梨208畝,覆蓋全村農戶。農戶以土地入股,每畝每年可獲得500元保底分紅,還可在自家的土地上進行管護,每畝每年可獲得400元的管護費。劉歲玉還積極引導村民種植蔬菜168畝,養殖蜜蜂、肉雞、蛋雞等,並對接盤州市各學校食堂優先收購村民的農副產品,為村民增收拓寬路子。

2017年10月,王家寨村正式啟動人居環境改造項目,劉歲玉帶頭爬樓梯抱瓦片、拆除破爛椽片、搬動破舊傢俱,帶領村幹部幫助村民打掃房前屋後,指導村民進行 “三改”工作等。盤州市教育局近百名幹部職工也前來助陣,清理垃圾、清掃道路、拆除危房……經過不斷努力,村莊一改過去“髒亂差”的模樣,煥發出新的光彩。

如今,王家寨村的刺梨開始掛果了,村容村貌煥然一新,80%的村民家門口都通了公路,人們的日子越來越好了……而劉歲玉也將離開,回到原來的工作崗位上、回到家人身邊。

“駐村的日子有很多艱辛和心酸,但很值得。”39歲的劉歲玉表示,在基層工作的鍛鍊中,與村民們的相處中,他學會了很多東西,也和鄉親們建立了很深的感情,是人生一筆無法替代的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