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地税合并提速推进大幕将启 纳税人享最大改革红利

纳税人将享最大改革红利;养老医疗等社保费用将由税务征管

我国现行的分税制源自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在当年中央财政收入持续下降的背景下,分税制改革将税种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共享税,旨在提高中央财政收入比重,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而后,经过2002年的所得税分享改革和2016年的全面推进营改增改革,诸如地税征管效率低、地方主体税种缺失等问题愈加凸显。在此背景下,新一轮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已势在必行。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改革国税地税征管体制,将省级和省级以下国税地税机构合并,具体承担所辖区域内各项税收、非税收入征管等职责。国税地税机构合并后,实行以国家税务总局为主与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双重领导管理体制。

业内专家指出,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不只是国税地税机构的合并,也是税务部门领导体制、运行机制、管理方式、职能职责的一场深刻变革,更是执法和服务标准、业务流程等方面的大统一。既需要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和一往无前的魄力,也需要“绣花针”精神的层层落实。

从纳税人和缴费人的关注点出发,业内指出,国地税机构合并后,征管职能的转变和纳税人的便利提升是两大看点。

具体而言,在本轮改革中,新税务机构将接收社保等多个国家非税收入征管职能。

“这意味着社会保险费等非税收入将由各部门自行征收管理改为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管理,这是规范政府非税收入征管的重大转变。”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院长胡怡建说,无疑将使非税收入和社保收入在制度上更具规范性,在执行上更具刚性,不但有利于降低征管成本、提升征管效率,而且将为未来税费制度改革,统一政府收入体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创造条件,夯实国家治理现代化基础。

据悉,仅社保一项,截至2017年底我国已有10.88亿持卡人。“我国非税收收入约占政府收入的一半,这一块划转后税务机构征收任务将增加100%。”胡怡建说。

值得关注的是,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中,纳税人无疑是最大的获益者。合并国税地税机构,从根本上解决了“两头跑”“两头查”的问题,切实维护了纳税人和缴费人的合法权益,不断减轻办税和缴费负担,促进优化营商环境。

“国地税融合合并不是简简单单携手,而是要通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实现征纳双方降本增效的双赢。”社科院中国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表示,这既是深化改革的迫切需要,也承载着纳税人更高的期盼。

此外,“此次国地税合并会对未来中国的地方经济和地方政府行为产生深远影响。”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范子君指出,从长远来说,国地税合并有利于形成一个规范、高效的税制。国地税合并之后,垂直管理体制将在很大程度上规避地税征收率低的问题,征收率的提升会缩小法定税率和实际税率的差异,同时明确企业对纳税程度的预期,也有利于未来减税政策能够落到实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