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釣不到魚的多種原因分析

春季釣效好的時候一般較多,如果您野釣效果不佳,也不要只怪運氣不好,還要看看策略與釣技。有很多自然客觀的因素,也有人為造成的不利因素,今天我們就選擇幾點一一介紹。

春季釣不到魚的多種原因分析

一、出釣不看老天臉色

春季常有冷空氣入侵,一般在降溫之前的一兩天釣效應是很好的,降溫之後的一兩天則很不理想,因為水溫陡降,魚兒短時間內是適應不了的,都藏到深水區去了。

與此類似,接連幾天氣溫水溫都較低,某天突然氣溫陡升,也不利於出釣,因為溫差過大也使魚兒適應不了。

冒著小雨出釣,有時能有不錯的收穫,因為雨水使水體含氧較高,因雨水的沖刷流動,帶來了相對豐富的天然食物,常有大魚上鉤。

然而很多釣者只有假日才能出釣,出釣時的天氣還好,但春季天氣多變,由好天氣逐漸變壞是極有可能的,如果天氣悶熱、低壓缺氧,對垂釣是極為不利的。

春季釣不到魚的多種原因分析

二、選竿與線組不看季節變換

一年四季,魚群在水域的位置不同,釣得遠與近、深與淺都是不同的,就是同一季節也有不同的時段氣溫不同,比如春季,早春水溫低而到了春末水溫較高,要適當釣深了。

春季釣淺灘,因為淺灘處的水溫升高的速度較快,魚是趨溫而來的,又因近岸水草處食物較多,魚兒還要依附水草產卵繁殖,所以就有了春釣灘的說法。

夏季近岸淺灘水溫實在太高,只有深處的水體才比較涼快,早晚的近岸處水溫較涼,早晚出釣是明智的選擇。

初秋氣溫仍較高,水中魚群喜歡在陰處棲息,依靠石塊等作為庇護。

冬季水溫低,白天氣溫較高的時段,背風釣陽是大家都知道的。

季節不同水域不同,一般按照寬釣窄、窄釣寬以及長釣腰、方釣角的規律進行,漲水時釣淺,落水時釣深,以及深水釣淺和淺水釣深的方式。

選竿不可固守一竿不變,一般冬季須用長竿,比如6.3米或7.2米的竿子;春季和夏季可選稍短的竿子,3.6米到4.5米均可,秋季根據水溫適當選長短。對象魚個體大,當然要用線徑大一點的主線,配相應的子線(子線比主線的線徑細),冬季適用小鉤細線,夏季都要增大號數。

春季釣不到魚的多種原因分析

三、用餌不當

餌料尤其要對味,冬末初春魚兒急需蛋白質豐富的食物,餌料需要腥香的味,到了春末,魚的活動範圍擴大了許多,比初春要活躍得多,餌料就要偏於香型。到了深秋,水溫逐漸下降,就又要開始使用腥味的餌料了。

藥酒泡米是一年四季都可使用的誘餌,誘魚留魚的效果都好,但有的朋友覺得藥酒花費多,製作比較麻煩而不選用。冬季的酒米可添加一點麝香味,夏季的酒米可加入適量的阿魏。在釣餌中也可加入少量的藥酒,魚兒咬鉤頻繁。

但是我們不可隨意過量地使用小藥,不要看別人使用小藥上魚效果好,就大量添加各種味型的小藥,結果會使餌料的味十分奇怪,魚兒只會被這樣的怪味嚇跑。

小藥也要根據季節與分量來使用,小藥主要是為了提高餌料的香味,所以不能加得多與雜。比如夏季可適量添加一點草莓香精,鯽魚與鰱鱅好這一口,鯉魚則好香腥與微甜的氣味。初冬與初春要偏重腥香與甜味,春末夏初要使用偏於香和甜的味兒,夏秋可用酸臭一點、甜一點的味型。水溫較低適合用葷餌,水溫較高多用素餌,這一點也是一般的規律。

影響春季野釣的因素還有釣位的選擇、出釣的具體時段、以及調漂的靈鈍等,還有釣場的環境,天氣因素中的氣壓與風向等,都要根據客觀因素來靈活應對。總之,將這些客觀與主觀的因素處理妥當,就不會只當空軍而垂頭喪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