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臘八粥,連接人與佛

早在臘八節前幾天就有院裡的師兄通知我去開福寺幫忙,參加一年一度的施粥,也同時慶祝佛成道日的來臨。作為一名普通的義工,在參與個施粥活動中,也頗受裨益,在此也簡單的和大家做一個分享。


佛成道日釋迦佛成道之日,我國佛教徒為紀念佛陀成道事,乃於此日以米及果物煮粥供佛,稱臘八粥,嗣後遂演變成為我國民間習俗。佛成道日與我們傳統的臘八節是同一天。據說有的寺院於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慄、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傳說吃了以後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窮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陸游詩云:“今朝佛粥更相饋,反覺江村節物新。”

一碗臘八粥,連接人與佛

1月24日也就是臘月初八的早上,五點半就開始往開福寺趕,去到發現已經排起了長長的領粥隊伍。而用餐的桌椅板凳早已擺放整齊,每個環節都安排專門的義工師兄負責井井有條。不得不感嘆,在這個匆忙的社會里,能保持早起、早食、早練的坐席時間的,也只有這群學佛的弟子了,他們的生活簡單化,沒有世俗的忙碌,也是一種自在。

一碗臘八粥,連接人與佛

早上六點正式開始施粥,喝粥的大多數是上了年紀的人,對他們來說早起根本就不算是,只有少數的年輕人在隊伍之中。很快場內場外都坐滿了食客,院裡提供了小鹹菜和白糖,大家吃的不亦樂乎。而這個時候義工隊伍也開始緊張起來,面對一批又一批的吃粥人,盛粥的盛粥、拉粥的拉粥、熬粥的熬粥,維持秩序的維持秩序。大家都很自覺地做著事情,迎來送往也是十分的熱情貼心。清潔是現場很明顯的一個特徵,食客吃完不忘記收拾殘餘,義工師兄也是眼疾手快,哪裡需要打掃很自覺的就去清理了。整個施粥過程井然有序,氣氛非常的好。

一碗臘八粥,連接人與佛

望著這芸芸眾生,也是一種浮世繪的感覺。你可以看到佛學的慈悲和人性的善良,寺院用香客的捐贈為眾生奉上一碗熱騰騰的臘八粥,義工師兄們的無私奉獻,不求回報,讓人性的光輝熠熠生彩。而在看眾生,有的跪在佛學謙卑的扣頭,感謝佛的恩賜;有的人早起排隊,就想自己能與佛與善更加接近。你可以看到環衛工人捧著熱乎乎臘八粥的欣喜,也可以看到公交車司機師傅吃到一頓營養早餐的快樂,你也可以看到一再索求,不斷領取的人的貪婪。

一碗臘八粥,連接人與佛

很少人知道臘八粥原來是有佛教而來,現在社會也很少看到這種施粥的古老活動。坐落在大蜀山腳下的這一棟寺廟,彷彿隔絕了世俗、隔絕了喧囂、隔絕了躁動。佛學作為一種文化記號,還完好的保存了人對善的追求,對人生哲學的深思。施一碗臘八粥,悟一次善與佛;看一場眾生象,明一條人生理。

一碗臘八粥,連接人與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