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说排行老二的孩子最有出息,你认同这个说法吗?

通常说排行老二的孩子最有出息,你认同这个说法吗?

对于这个问题,我今天不光“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

历史上确实有很多次子获得很高的成就,比如从孔子、诸葛亮、孙权、李世明、杨广、赵匡胤,一直到蒋介石、李鸿章等等,这个名单可以列出一大串。

但是,这并不能成为一种推论,即排行老二就能有出息,甚至这种推论不具有普遍意义。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儿童的经历会影响其性格和心理的塑造。

即便出生在同一家庭的儿童,由于出生顺序的不同,在家庭中的地位不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性格和处事风格。

常言道:“祖輩疼长孙,父母爱幺儿”,次子夹在中间最憋屈。

通常说排行老二的孩子最有出息,你认同这个说法吗?

首先要说长孙,长孙代表着一个家族的形象和希望,最有可能成为家族的族长或者掌舵人,寄托着一个家族命运的兴旺与衰败。

又是一家人迎接的第一个孩子,所以,老大享有祖辈们特殊的宠爱,在这种宠爱之下,循规蹈矩,踏实保守也成了老大的标签。

随着弟弟妹妹的到来,老大被赋予一种使命:照顾弟弟妹妹,成为弟弟妹妹的榜样。这样,老大也成为了最有责任心的一个。

其次再说幺儿,排行最小的孩子,容易被宠溺,被娇纵,爸爸妈妈宠着,哥哥姐姐让着,那种理所应当的得到,养成了不思付出的懒惰, 因此,老小一般缺少独立性和进取心。

最后来说夹层的次子,大家可别认为这种“夹层憋屈”是件坏事,恰恰相反是大好事。

由于从小成长环境就不占优势,迫使老二不断地去动脑筋、想办法,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爱拼搏、奋斗、创新的性格。

为了争得父母及长辈的关注,弥补自己在生活中位置的劣势,他们的人格优势擅长和所有类型的人打交道,

也成就了高情商,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占据了先人的优势。

所以说:除了先天的基因,孩子的精明是“养”出来的。

如何让孩子变得更优秀?一定是让他们拥有优秀的能力和心态。

1.培养孩子抗挫折能力。

引导孩子接受不是最好的结果,告诉他们享受过程更重要;挑战有难度的任务,培养孩子正视失败和总结经验教训的能力;

告诉孩子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乱发脾气,控制情绪才能掌握人生;

2.培养孩子自信乐观的心态。

让孩子学会坦然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小挫折,在挫败中磨练自信,是成长的第一步。

通常说排行老二的孩子最有出息,你认同这个说法吗?

做家长的不妨狠心一点,创造适当的机会让孩子吃苦,“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多带孩子出去看看世界,然后引导孩子关注新环境,认识新事物,并及时表扬孩子在新环境中交流探索的进步。

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心态尤为重要,有句话说: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我认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应该有这些衡量标准:比如说人品是否高洁是一个标准,个性是否健康是一个标准。

做事是否有创造力、想象力是一个标准,有没有吃苦精神、有没有勤奋精神是一个标准,有没有摔倒在地上敢于爬起来的精神也是一个标准。

万事过犹不及,更为平和中正的教养,才能让孩子成长为有能力、有担当,有格局的栋梁之才。


也许你还会喜欢以下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