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識界」唐代帝王陵,依山為陵的功臣密戚陪陵制度

唐代十八座帝陵中,除唐高祖陵沿用前朝舊制,平地深葬,自太宗九嵕山建昭陵後,因山為陵成為唐代帝陵的主流,有十四座是因山而建,節省了夯築陵丘的煩費,又能襯托出帝陵的氣勢。

「八識界」唐代帝王陵,依山為陵的功臣密戚陪陵制度

唐代 乾陵平面圖

唐代帝陵,沿用北魏功臣密戚陪陵制度,每座帝陵前面均有眾多陪葬墓,形成巨大的陵區。唐代帝陵一般由兩重圍牆,內崇圍牆在陵丘或山峰四周,基本為方形,四面各開一門,門外有磚包土闕和石獅一對,南門內建有祭殿,稱獻殿。南門南面有長達數里的陵道,稱神道。自南而北,神道兩側設石柱、翼馬、馬、石碑、石人等。在陵丘西南方數里建有寢宮,按宮殿體制建有朝、寢兩區,規模近四百間,陳設該帝之遺物,並有宮人、內侍按“事死如事生”之意,每日備盥洗、三時上食,定期祭祀。唐代帝陵的外重牆稱壖垣,壖垣內為禁區,遍植柏樹,稱柏城。外重牆外還有一圈界標,劃定陵域之外圍保護區,稱封域,一般陪葬墓都葬在封域中。

「八識界」唐代帝王陵,依山為陵的功臣密戚陪陵制度

唐代 乾陵陵冢

「八識界」唐代帝王陵,依山為陵的功臣密戚陪陵制度

無字碑

高宗乾陵保存完整,選地也最為典型,乾陵在今陝西省乾縣之北,依梁山主峰為陵,在山半開鑿隧道及墓室,公元684年唐高宗死後落成。內重陵垣圍在主峰的四面,東西1450米、南北1538米。陵垣四面開門,門外各有雙闕和一對石獅,陵垣四角建有曲尺形角闕。神道建在主峰南延的小山嶺嶺脊上,神道兩側相對設石柱、翼馬、朱雀、馬、人、碑等。嶺之南端分為東西兩支,各為一小山丘,丘頂上各建有一闕,二闕間設門,即乾陵外重壖垣之南門,垣內即柏城。乾陵陵域有陪葬墓十七座。乾陵主峰梁山高出周圍諸山,輪廓渾厚對稱,山南小嶺脊嶺南端二小山丘恰可建雙闕及神道,進入壖垣後,雙闕高聳,神道步步高昇,直指主峰,左右翠柏環擁,極大的襯托出主峰陵墓的氣勢,也有力地襯托出墓主的盛大功業,是中國古代陵墓選址最成功的例子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