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口古井,见证了百井坊的变迁与繁华

这两口古井,见证了百井坊的变迁与繁华

武林新说——钱王井和乐善堂井来自下城发布

00:00

05:44

《武林新说》第13期——钱王井和乐善堂井

这两口古井,见证了百井坊的变迁与繁华

百井坊地处武林中央商务区核心区域,是下城商贸经济的集聚地、繁荣繁华的展示地。根据规划,这里将建成集商业商务和历史人文于一体的高端国际商业中心。今天的《武林新说》,我们为您讲述留存在这块黄金宝地中的两口古井——钱王井和乐善堂井的前世今生。

这两口古井,见证了百井坊的变迁与繁华

水是生命之源,孕育人类文明。水井因人居而诞生,城市因水井而繁盛。历史上的杭州之所以能集聚大量人口,就因为水井解决了当时淡水资源稀缺的问题。杭州的城区由海湾演变而成,东北部临近江海交汇处,咸潮倒灌江河,浸润陆地,致使水味咸苦,难以饮用。因此,凿井取水便成为历代百姓生活之大事,城市建设的重要工程。街头巷尾、民居深处的口口古井记录着杭州厚重的历史,承载着祖祖辈辈杭州人的记忆。根据《民国时期的杭州》一书记载,截止1930年,杭州共有水井4842口,平均20户人家就有一口井。

杭城许多街巷以井为名沿用至今,其中,位于下城区核心地带的百井坊巷,就因井多而得名。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的发展,现在百井坊巷中保留下来的只有两口井:巷口的钱王井、巷内的乐善堂井

这两口古井,见证了百井坊的变迁与繁华

钱王井亦称祥符寺井,位于延安路北段西侧人行道上,建于五代时期,是杭州历史悠久的古井之一,2015年列为杭州市文物保护点。钱王井内壁直径为0.9米,壁用青砖砌成,井深7米,井水清澈,在《梦粱录》、《西湖游览志》、《十国春秋》等古籍中都曾有记载。吴越国王钱鏐在杭建都时,先后对杭州进行3次扩建,“百井坊巷”原来的九十九眼井,就是钱王开凿的,故称 “钱王井”。宋室南渡后,百井坊巷改建成御前军的军器所,水井被一口一口地填塞了。至清末民初,巷中仅存3口水井。后来,另外两口井也被填埋,只留下钱王井一口。相传,1934年和1979年杭城两次大旱,附近其他水井皆已干涸,唯有钱王井水旺如昔。

这两口古井,见证了百井坊的变迁与繁华

1984年7月,下城区人民政府对此井进行修疏,立碑保护。2013年,结合延安路综合整治,又在古井边设置汉白玉围栏,加装青石板底座,配上夜景灯光,颇有庄重气派。千年古井历经沧桑,成为武林商圈中引人注目的人文景观和城市涅槃的见证者。

这两口古井,见证了百井坊的变迁与繁华

“乐善堂”井位于百井坊巷西段北侧。原在广东发展银行大厦位址,开凿年代不详。广发大厦基建造楼时,下城区天水街道办事处将井移至今处,并筑井台、立井碑。乐善堂井深7米,直径0.9米。井圈方形,圈壁镌刻“乐善堂”三字,井以此得名。井台侧原有“饮水思源”碑,今佚,仅存碑基。 2017年,此井也列入杭州市文物保护点名录。

这两口古井,见证了百井坊的变迁与繁华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自来水还未普及,街坊邻里同用一口井,挑水、洗刷…围坐井边纳凉唠家常的幕幕场景,仿若穿越时光的隧道映入眼帘,演绎着老杭州的市井风情。探访古井风貌,无论是钱王井还是乐善堂井,都曾滋养惠泽过我们的祖辈先人。伴随岁月的积淀,井水的实用功能现已弱化,但对古井进行修缮和保护,挖掘它们久远的历史与文化,串起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让城市的文脉得以延续,让历史的记忆为后辈铭记,是一件意义非凡的大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