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AI取代前,我的3個朋友炒掉了自己

被AI取代前,我的3個朋友炒掉了自己

被AI取代前,我的3個朋友炒掉了自己

說到人工智能,普通人害怕被AI搶了飯碗,傳統企業擔心“現在看不上,以後追不上”,新興AI企業則焦慮“收入搞不上去,故事講不下去”。作為行業觀察者,今天想為大家分享三個身邊的故事,還沒被時代拋棄,有些人卻提前炒掉了自己。當AI時代的浪潮呼嘯而過,希望你我都不會站在原地茫然無措。

文/歐文 億歐專欄作者


被AI取代前,我的3個朋友炒掉了自己


風光一時的打字員

走進圍城


嚴格意義上講,歐陽芸不算是我的朋友,她比我大10歲,是我的堂姐。


在我的老家江西偏遠的農村,女孩子讀完初中後,南下深圳打工至今仍是主流。堂姐1997年初中畢業後沒有繼續讀高中,她花了半年時間在萍鄉市的一家培訓機構學習電腦打字。1998年春節後,她南下去了深圳。


和南下打工的同齡人相比,半年的電腦打字培訓,使堂姐在找工作時具備了不少優勢。20年前的1998年,老家的學生被灌輸了兩句口號,一句是“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另外一句是“21世紀人才必備的三大技能:電腦、汽車、英語”。雖然堂姐只是會打字,但畢竟和電腦有關,也算是“21世紀人才”了。


堂姐進入了一家有1000人的鞋廠,做的是打字員的工作。當時,在深圳和東莞接壤的區域,這樣的鞋廠到處都是,大多數和堂姐同齡的人,都在生產線上工作。鞋廠的生產線,20個左右的人成組,各自負責一雙鞋的一小部分,採取計件算工資。加班加點下來,有時候在生產線上工作,收入還算不錯。


但堂姐並不羨慕這種計件工作的活,因為實在太累;雖然打字員的收入是固定的,也並不高,但相對清閒,相比嘈雜的生產線,辦公室的工作環境更好。堂姐每天做的事情是,把領導交代下來的各種手寫的材料打成電子版,把會議中的領導講話打成電子版,然後打印、下發或存檔。中午食堂吃飯時,絕大多數人穿的是藍色工服,堂姐穿的是白色襯衣,堂姐很喜歡這份坐辦公室的“白領”工作。


堂姐平時在辦公室坐在電腦旁邊,但工廠的電腦是不聯網的。堂姐下班後,會去附近的網吧上網;堂姐在1999年就開始聊OICQ(後來改名QQ),並且擁有5位數的號碼,是重度用戶。

這款叫OICQ的軟件,其總部也在深圳,堂姐所在的工廠和它的物理距離只有幾十公里;對堂姐來說,電腦和互聯網就是“打字+聊QQ”。


2003年,堂姐所在的工廠從深圳搬到了北邊的惠州,深圳開始轉型升級;堂姐雖然喜歡深圳,但不願放棄“白領”的工作,跟著工廠搬到了惠州。在工廠工作了五年後,堂姐的職位由打字專員變成了主管,薪資由1500元漲到了3000元(當時不算少)。堂姐的工作體面,是父母的驕傲,也是我的榜樣。


但是,工廠需要的打字量越來越少,新的、更年輕的管理人員都不再用筆寫材料,而是直接用電腦。堂姐隱隱約約感覺到,對於公司來說,她的工作價值在下降;工廠的打字員,在1998年時有四五人,現在只剩她一個。2004年時,堂姐所在的工廠上線了網站,堂姐被調到維護網站內容的工作。但是,工廠的網站,除了放公司的新產品信息外,幾乎不需要更新,能做的事情不多。


2004年底,堂姐辭去了工作回到老家結婚,之後她和老公在老家的鎮上開了個小網吧;2008年,網吧整頓的時候,她的網吧被關閉了。之後,堂姐在鎮上開了個打印店,生意很一般,小鎮上有打印需求的人不多,但堂姐的打印店直到現在還一直開著。堂姐說,其它的事情她也不會,打印店是她極少數能做、並且喜歡做的。


今年春節回家的時候,我問堂姐是否聽過AI語音識別,很多會議,都不再用速記員了,用AI語音識別軟件就可以。堂姐吃驚地回答:真的嗎?


被AI取代前,我的3個朋友炒掉了自己


曾經體面的英語導遊

炒掉自己


2006年高中畢業後,我關係最好的同學宋建,考到了西安的一所大學,專業是旅遊方向的英語。


高中時,宋建英語不太好,但他記得這句口號“21世紀人才必備的三大技能:電腦、汽車、英語”。高考時,宋建的英語不到90分,其它科目成績也不理想。這並不妨礙他學習英語的志向。宋建的大學,是外語類院校,他還是很滿足的。


但學校是民辦高校,學費較貴,宋建家裡並不富裕,他需要兼職工作賺錢。好在西安是一座旅遊城市,每年很多遊客來遊玩,外國遊客也不少。宋建學的是英文,雖然不算太好,但可以派上用場。大一時,他經常跑到古城牆、兵馬俑等老外多的地方去搭訕,一是練膽量+練英語,二是有時候可以兼職做做“野導”,賺些生活費。


2009大三那年,宋建考取了英語導遊證,掛靠在西安當地的一家旅行社,告別了“野導”身份成為了正規導遊。很多旅行社的生意模式是“賣團”,也就是旅行社低價吸引遊客,然後旅行團遊客給到某導遊,導遊必須先交錢給旅行社,之後導遊得靠遊客購物獲取提成把錢賺回來;有時候,遊客不購物或購物少,導遊甚至會虧損。


宋建不喜歡這種買團、帶遊客購物、然後收提成的做法;他自己去國外類似Lonely Planet的網站上註冊、上傳自己的信息,然後獲取散客。很多國外年輕的遊客,不喜歡旅行社的常規路線安排,一是價格高,二是不自由。但由於不懂中文,又需要當地的人接應,所以類似宋建這樣的“當地人”的價值就出來了。


宋建通過互聯網渠道,尋找要來西安旅遊的外國顧客,使他擺脫了“買團”這種方式;無論人多人少,宋建收取一天200元的勞務費。雖然賺錢可能比帶大團要少一些,但自由自在;宋建也和很多外國遊客建立了不錯的友誼。2010年畢業後,宋建全職地幹起了導遊工作,顧客主要是那些來西安旅遊、但又不懂中文的外國散客。


宋建有想過找人搭建一個英文旅遊網站,把事情做大一些。導遊工作是個體力活,長久來看沒有太大成長性。但不懂互聯網技術,西安也缺少這方面的朋友,宋建折騰了一段時間無果,就放棄了。90年代初,一個英語導遊的年收入可以上百萬,而且社會地位都很高,令人羨慕。20年後的2010年,一是英語導遊很難年收入過百萬了,二是導遊的社會地位下滑厲害,已經沒法給人受尊敬的感覺。


原因是,90年代初時,懂英語的人不多,大多數幹英語導遊的,本身就相對精英,也很稀缺。到了2010年時,懂點英語的人到處都是,英語導遊這個工作不可避免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宋建算是有先見之明的,從一開始就通過互聯網獲取客戶;身邊很多英語導遊慢慢被迫轉型去幹別的工作時,宋建的客源相對穩定,收入上也很體面。


到了2016年時,宋建隱隱約約感到了危機,一是年齡接近30歲、也成家有小孩了,沒法像以前那麼有精力跑;曾經帶過的外國遊客,當他們介紹新的朋友(遊客)給宋建時,他不放心交給別人來接待;幾次試圖讓一些年輕的導遊來替自己,反饋不好。二是,宋建發現,一些年輕的外國遊客,來西安時已經不需要當地導遊,他們帶著翻譯設備,一些手機也自帶了所謂的AI翻譯功能。


被AI取代前,我的3個朋友炒掉了自己


到了2017年底,擔心自己的工作會被取代的焦慮感越來越強;幹了近10年英語導遊的宋建,終於放棄了這份工作,用自己的積累在西安古城牆內開了一家小的民宿。


被AI取代前,我的3個朋友炒掉了自己


叱吒風雲的電商老兵

開始反思



胡總少年老成,1981年出生,但看起來年紀要大不少,可能和長期乾電商行業有關。2005年時,胡總就開始在淘寶網上開店;賣的是化妝品,享受了淘寶網的早期紅利,到2007年就已經做到了4000萬銷售額。但化妝品生意,正品不正品、真貨還是假貨,這個很難說清楚,進貨渠道很雜,像胡總這樣的化妝品賣家不少;2008年,淘寶商城(天貓前身)出來後,胡總隱隱約約覺得做C2C的化妝品品類沒有前途。


2008年底,胡總轉型做了一個母嬰產品的B2C網站;到2010年底時,也做到了5000多萬的年銷售額,但再想往上拔,就遇到了天花板。當時,團購模式火了起來,賣的大多是服務類商品;在自己平臺嘗試母嬰產品的團購也不見效後,胡總把公司交給了妻子,自己在2011年初加入了一家獲得了知名VC機構投資的團購網站,擔任副總裁。


2011年,是“千團大戰”和垂直電商蓬勃發展的一年。胡總所在的團購網站,最開始排在第一梯隊,老闆為了衝擊2011年底前實現上市,不惜一切代價,到處挖人、收購小團隊、花錢做廣告,為的是做大收入。現在已經是巨頭的美團,當時實力還比不上胡總所在的公司。2011年下半年,資本市場轉冷,胡總所在的公司沒有順利實現上市;2012年底,胡總從該團購網站離開。


胡總再次主動聯繫我的時候,是在2017年初。這次,胡總做了一個新零售的項目。胡總反思,一直以來他就是用自己的錢做生意,一直沒有真正拿VC的錢創過業。胡總聯繫我,希望我幫他介紹一些投資人,他的新項目想找VC融資。因為在億歐工作的原因,我有機會和很多VC打交道。按我的理解,胡總有豐富的管理經驗,也帶過幾百人的團隊,做的也是他擅長的領域,應該拿融資不難。


和胡總見面聊時,我發現了問題的所在。胡總的經驗和人脈都停留在電商時代,他不認識現在做VC投資的人,現在做VC投資的人也沒聽過他。他雖然精通電商運營,但對新技術(如AI)不懂。他和投資人見面時,還是過多強調他的傳統電商從業經驗,但對新技術、新政策、新理念缺少認知。他的核心團隊,也都是前幾次和他一起創業的“古典電商人”,都很接地氣,草根氣息比較濃。


胡總的團隊和項目,都不夠性感。很多融了資的項目,都是結合最新的AI技術在做各行各業的升級,目前AI驅動已經是基礎配置;同時,消費升級的趨勢下,各個項目無論從品牌形象、創始人形象還是商品及服務本身來說,已經比十年前要求高很多了。


我本身不算是一個創業者,只是和創業者及投資人接觸比較多;但我還是斗膽幫胡總修改了一下BP,調得更加性感;也給了一些建議,招進懂新媒體運營的市場負責人、懂AI的技術負責人。並且很“殘酷”地告訴胡總,他需要去拓展新的人脈圈,不要僅僅停留在過去的電商經理人圈子。2017年6月,胡總的項目在變得性感一些後,終於獲得了天使融資。我知道,胡總的項目能融資,跟我沒多大關係,是他本身具備融資的實力。


被AI取代前,我的3個朋友炒掉了自己


AI浪潮呼嘯而過

希望你我不會站在原地茫然無措


看到“時代拋棄你,連一聲再見都不說”刷屏,看到“同齡人正在拋棄你”引起熱議,我也會吐槽這些論調不過是在販賣焦慮。但是,身邊的人真要被“時代拋棄”時,我不得不感嘆:時代真的在快速變化,或許我們終將跟不上時代變化的步伐。但是,我們至少要儘量捕捉到一些變化,才不至於在時代浪潮呼嘯而過後,停在原地茫然無措。


因為職業的原因,我也看到,在快速變化的時代,茫然無措的不只是普通的個體,我所觀察的企業同樣迷茫——面對以AI為代表的新技術,傳統企業和新興企業都會頭疼。傳統企業在猶豫,要不要重視AI?也擔心“現在看不上,以後追不上”;AI企業在焦慮,想成為獨角獸,想在技術領域取得突破,但是擔心“收入搞不上去,故事講不下去”。在快速變化的時代裡,個人和企業都渴望對未來有認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