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新華社這樣報道隴南的兩個“綠富美”~

5月26日、5月27日

新華社連續報道了隴南的兩個“綠富美”

到底是什麼呢

地中海油橄欖造福 中國西北貧困農民

初夏時節,在甘肅省隴南市主城區以東的白龍江南岸,賀家坪村52歲的村支書潘小林站在山坡上俯瞰,從半山腰往下直到河谷地帶,全都栽種上了油橄欖樹。“就是這些來自地中海的洋特產,幫助我們全村脫了貧。”

厲害了!新華社這樣報道隴南的兩個“綠富美”~

油橄欖成為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桔柑鄉賀家坪村的主要經濟作物。

賀家坪村位於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桔柑鄉。這裡地處秦巴山區集中特困連片地區,是甘肅省目前扶貧的重點區域之一。

現在,油橄欖這種原產於地中海沿岸的“舶來品”,已經成了賀家坪村最主要的經濟作物。“去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約5000多元,其中八成來自油橄欖收益。武都區的網店會來村裡收集橄欖油,銷路不愁。”潘小林說。

現如今,賀家坪村漫山遍野的油橄欖鬱鬱蔥蔥,生機盎然。然而,中國本土並沒有油橄欖這種作物。那這個地中海特產,是如何漂洋過海來到中國西北的山谷當中呢?

20世紀60年代,作為阿爾巴尼亞政府贈送給中國的“國禮”,1萬餘棵油橄欖樹苗開始在中國多地引種。10年後,一次平常的科研交流成為油橄欖在中國命運的“轉折點”。

1975年,甘肅省隴南市林業科學研究所首次從陝西漢中引進4株卡林品種油橄欖試種,5年後開花結果。參與此次引種的隴南市經濟林研究院副院長、油橄欖研究所所長鄧煜介紹,隴南的白龍江河谷、白水江河谷以及西漢水流域都屬於乾熱河谷區,土壤中性偏鹼,降雨量在500毫米左右,氣候、土壤條件與地中海沿岸極其相似。

這種被偶然發現的“巧合”,卻讓油橄欖產業在隴南當地不斷髮展壯大起來,從引種試驗,到示範推廣,再到現在產業化發展。目前,隴南已經成為我國面積最大的油橄欖種植基地。

統計顯示,截至2017年底,全國油橄欖種植總面積共90萬畝,其中隴南市種植60萬畝油橄欖,佔全國的三分之二。在隴南市,油橄欖產業幫助159個村、21萬人如期脫貧。

厲害了!新華社這樣報道隴南的兩個“綠富美”~

油橄欖成為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桔柑鄉賀家坪村的主要經濟作物。

隴南市經濟林研究院高級工程師陳霄鵬介紹,隴南市自2009年開始進行油橄欖組織培養試驗研究,通過多種科研手段,培育出了更適合西北土壤的品種。世界上油橄欖的栽培品種有300多個,隴南市已引進126個品種,並被國家林業局確定為“國家油橄欖示範基地”。

“和地中海沿岸的油橄欖產業五六千年的歷史相比,我們還是一個‘幼兒’。但我們的品質可不差。”鄧煜說。

油橄欖樹掛果期較長,三五年才能掛果,七八年才能進入盛果期,但盛果期可以長達百年以上。鄧煜逐漸相信,油橄欖這個地中海的特產正在紮根中國,成為更多群眾脫貧致富的金果。

甘肅茶村:綠色發展帶動鄉村振興

“忙碌完這一兩個月,我們這一年大部分的收入就有了。” 當下正是5月底,水蒿坪村黨支部書記高清明每天都在茶葉合作社裡忙活。

“茶葉要攤薄一點,脫水效果才好。”高清明拿起一簸箕攤晾過的新鮮茶葉倒入炒茶機。炒茶機隆隆作響,炒制好的新茶香氣四溢,他眼中滿是豐收的期盼。

厲害了!新華社這樣報道隴南的兩個“綠富美”~

文縣碧口鎮馬家山村翠綠茶園,生態優美。

水蒿坪村位於甘肅省隴南市文縣碧口鎮,是西北少見的茶村。據史料記載,碧口鎮種茶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這裡海拔高、植被好,是我國西北地區優質茶葉培植區。水蒿坪村裡,還能看到數株歷經歲月滄桑的野生茶樹和大山叢中的“北茶馬古道”通路遺蹟。

但過去茶在深山不為人知。隴南地處秦巴山區深處,交通不便、道路難行、物產難出山,讓這裡的人守著包括茶葉在內的豐裕物產,卻難逃“富饒的貧困”。

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試種至今,現在村裡133戶人,家家有茶樹,村上的2410畝地已全成為茶園。茶葉不僅成為水蒿坪村的綠色產業,還撐起了村民的脫貧致富夢。村裡的茶葉合作社已經有76戶群眾參加,合作社組織專家培訓農戶茶葉採摘、除草、修剪、施肥等方面的知識,統一收購、統一加工、統一銷售。

厲害了!新華社這樣報道隴南的兩個“綠富美”~

文縣碧口鎮馬家山村茶園村民採茶忙。

高清明說,“龍井43號”是村裡的主打產品。“清明節前價格最高的時候,新茶每斤能賣到2400元。”村裡出產的茶葉每年都不夠銷,每戶的茶葉淨收入能超過2萬元。通過茶產業,水蒿坪村的大部分貧困戶告別了貧困。

穿越水蒿坪村一層層墨綠的茶壟,不遠處是村民忙碌採茶的身影。沿著山路蜿蜒而上,不到10分鐘,就來到緊鄰的馬家山村,這裡的村民個個也是種茶的好手。

掩映在青山茶園中,10年前汶川地震中受災嚴重。當時村裡有人提出把茶樹砍掉騰出地方重建新房,但經過一番討論後,村裡還是決定把茶園保住,採取了更費時費力的原址重建。

厲害了!新華社這樣報道隴南的兩個“綠富美”~

文縣碧口鎮馬家山村茶園。

馬家山村委會主任馬明說:“當時我們就覺得不能破壞茶園,不只是因為茶葉能帶來收入,也是我們不忍心破壞綠色的環境。”現如今,村裡的茶產業被做大做強,不僅茶葉收入年年增加,綠色茶園的好環境還帶動了鄉村旅遊發展,被村民保留下來的茶園成了他們脫貧增收的“寶貝”。

49歲的馬家山村村民靳學富笑稱全家現在“吃喝不愁”,而以前種莊稼的時候,一年都不夠吃。靳學富一家15年前開始種茶,現在家裡一共有14畝茶園,去年一年種茶收入就有6萬元。此外他還加工別的農戶的茶葉,每年家裡的總收入過了10萬元。

“去年馬家山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了8000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我們一定不落後腿。”站在茶園裡,馬明話語間信心滿滿。

綠色發展帶來了良性互動和循環。文縣茶葉主要分佈在海拔600米至1560米之間的自然保護區邊緣的山地之中,環境好、無汙染。種茶需要好環境,保護好青山綠水已經成為村民們的共識,人人都成了護林員。同時,這裡茶園良好的生態環境吸引了不少遊客慕名而來,以良好生態為依託的鄉村旅遊也得到大力發展。

厲害了!新華社這樣報道隴南的兩個“綠富美”~

文縣碧口鎮馬家山村“龍井43號”。

碧口鎮鎮長肖輝介紹,碧口鎮下轄的12個村當中,9個村是宜茶區,茶葉收入佔到群眾收入的七成以上。茶村依靠自然資源發展鄉村旅遊,農家客棧、鄉村農家院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收入也增加了不少。“綠色的茶園經濟,已經成為我們的首位產業。”肖輝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