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皆祸害”,学会这些治愈系语言,你就释然了!《深度好文》

文/依云

01“父母皆祸害”,学会这些治愈系语言,你就释然了!《深度好文》

父母也许是这个世界上最亲近的人,但这不等同于父母就是这个世界上最懂你的人。

越来越多的人一提到与父母相处的经历,似乎都很容易就被戳到痛处。

比如,父母关系不和,父母的偏爱,被父母过度指责,被寄予不切实际的期许,以及父母动辄不分青红皂白的冲自己发火,这些都会让双方互相忍耐并积怨已久。

很多时候,父母总是希望孩子按照他们的方式来做事,而忽视孩子自己内心的需求。

原生家庭,随着网络铺天盖地的渲染和心理学的传播,越来越成为一种现代人的流行病。

很多人开始对自己的父母评判、指责、排斥甚至断绝关系,当自己的人生过得不如意时,原生家庭便成了他们失败或推卸责任的挡箭牌。

“如果当年父母……我就不会……”这样的句式越来越多的被认同,甚至被变相的宣扬着。

心理学本来是让我们多了一个深入了解自己的入口,却一度的成为了许多人停滞不前和拒绝成长以及担当的借口和理由。

但是,生命是流动的,生命因流动变得变幻莫测,生命也因流动而变得更加有意义,阻碍我们的从来不是原生家庭,而是我们自己的选择和追求。

什么时候我们才可以公正的去看一下父母带给我们的正面的影响,而不是一味的宣扬负面的能量?

世上无完美之父母。

他们也只是普通人,身上会有各种缺陷和不足。

试想一下,

在你每一次给自己设定人生目标时,是否从来都没有想过如何去修复与父母的关系?

在你每一次的重要聚会里,是否早已经把父母拒之门外?

在你每一次的怨恨与忍耐里,是否早已经忘记父母也曾对你无微不至?

在你每一次的成功里,是否也曾也从父母身上获取过借鉴与正面的能量?

不懂事的年纪,我们总把微笑留给外人,而把伤害留给最爱我们的父母。

也许,有些伤害确实那么真实的发生并存在着,父母再怎样的百般好,都无法弥补他曾经打向你的那一巴掌。

也许,父母也曾体验过作为儿女的痛苦的体验,而如今在为人父母后他们已经竭尽所能。

可如果注定了过去无法重来,是否,我们更应该接纳当下的状态,而不是一味的逃避、埋怨、指责与憎恨?

很多心理咨询师认为,孩子的问题有80%来自于他们的父母,而父母的问题又有80%源自于他们自己小时候父母带来的伤害。

这样的恶性循环终归需要有人去终止。

你,会成为家族里的那个开先河者吗?

02“父母皆祸害”,学会这些治愈系语言,你就释然了!《深度好文》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片荒野,你不在那里种下鲜花,它可能就会长满杂草。

一个在原生家庭里,关系没有被修复,觉得换一个环境便可以换来新生的孩子,是无法为自己构建未来的幸福的。

为什么有的人离开家乡多年,因为某些只言片语,依然会让他觉得撕心裂肺?

为什么有的人在父母去世以后,忆起过往,内心依然会隐隐作痛?

因为他的内心已经被控制多年,杂草曾未被除根,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每每触及,便都会有燎原之势。

有人说,即使不完全依赖昂贵的心理学课程,只要能在短期的辅导中获得必要的理论、方法及真人的案例,每个人还是有自愈的能力的。

亲情的修复,本就是我们成长中必过的一关。

重要的是,你愿不愿意去选择和改变。

一个不会做事的人,换再多工作单位,也依然还是能力平平;

一个游泳水平不高的人,换再多泳池,也依然无法做到游刃有余;

一个不懂得爱的人,换再多伴侣也无法将爱情进行到底;

所以,当一个人试图从自己的原生家庭里找问题,从父母身上找问题时,只会延续自己的痛苦,而对自愈没有任何帮助。

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外界的环境上,

结婚了,过得不幸福,会将问题推到伴侣身上;

有孩子了,孩子不听话,会把问题推向社会或者他人;

父母管的多的时候,嫌父母唠叨;

父母忙的时候,又觉得父母忽略了自己。

如此这般,我们就如同风中的钟摆,起伏的情绪随时被外界的环境所左右。

卓别林在70岁时曾写下这样的文字,

当我开始真正爱自己,我不再继续沉溺于过去,也不再为明天而忧虑,现在我只活在一切正在发生的当下。今天,我活在此时此刻,如此日复一日。

只有把幸福建立在自己身上,使快乐和幸福取决于自己内心的智慧与安宁,幸福才能来得持久而浓烈。

我们终究,要学会原谅,学会感恩,并学会对自我灵魂的救赎。

03

让我们在潜意识里试着与父母对话,相信当你能够对父母说出这样的话时,与父母的和解便不再遥遥无期。

比如,

“我自己会过好我自己的生活,你所经历的一切不再是没有意义的,那些过往的经历会成为我力量的来源,我会尊重你赋予我的经历,它会让我变得更好,我会努力生活,用这样的方式表示对你的尊重。”

“我很抱歉,一直以来,我总是离你那么远,每当你想靠近我时,我总是将你推开,我很难开口告诉你,我有多么想念你。”

“爸爸(妈妈),在你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我很抱歉,之前我是那么难以相处,我一直都在妄加评判,这让我一直无法靠近,请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希望我们能够变得更亲密。”

“很抱歉,过去我一直在逃脱,我保证我一定会在我们共同的时光里更加亲近,我保证不会再让你证明对我的爱。”

“我不会再期待你一定要用某种方式来爱我,我会接纳你爱我的方式,而不是我所期待的方式,哪怕在你的言语里,我很难感受到,我也会努力的去感受你的爱,谢谢你这么多年的陪伴,你已经给予我太多,真的很谢谢您!”

如果父母已经过世,可以这样说,

“请在我睡梦中拥抱我,那时我的身体不再紧绷,我会更容易去靠近,请教会我如何去信任,并让爱进入我的内心!”

“请告诉我,怎样去接纳,请帮助我,让我更加放开自己,感谢你赋予我生命的礼物,我保证不会挥霍它,我们之间发生的一切是我力量的来源。”

“我能够从别人那里得到我所需要的,并且从一切当中有所收获,我不会再责备你,因为我知道,这只会让我们之间充满敌意。”

也可以想像父母这样对自己说,

“孩子,我爱的是你,你不需要做任何事来争取我的爱。我的感觉不应该是你的感觉,过去我们之间的距离太近了,我看到了这对你造成的伤害.”

“努力满足我的要求,照顾我的感受,这一定曾经让你很无力,我的需求让你很难有自己的空间,从现在开始,我会后退,不会让我的爱给你压力,我会给你全部你所需要的空间。”

“一直以来,我与你的距离太近,让你不能真正的认识你自己,现在,我会保持这个距离,走出这个边界,并开心的看着你过自己的生活。”

“对于一个孩子而言,这都承受太多了,任何想要修复的孩子都会感到压力,并不只是你一个人,直到现在,我才能面对自己的痛苦,我将本属于我自己的痛苦带给了你,是时候把它们归还给我了,这样我们都能够得到自由。”

悲痛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淡,但不会自动消失,它需要我们主动去疗愈它。

很多人活了一辈子,依然不成熟、无担当,不要等到生命结束的时候,我们才恍然发觉,世界只是一个茧,而我们从未真正活过。

也不要总是眷恋那道已经关闭的门,给自己多一些选择,抬起头,便会发现还有一扇被阳光穿透的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