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連載1」“高質量”的經濟學性質

原文標題:[學術連載1]關於“高質量發展”的經濟學研究——“高質量”的經濟學性質

[摘要]從經濟學的基礎理論看,所謂質量,是指產品能夠滿足實際需要的使用價值特性。進入高質量發展新時代,體現經濟發展的本真性質,對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使用價值面即供給側的關注,將變得尤為重要,受到更大關切。經濟發展的本真性實質上就是以追求一定經濟質態條件下的更高質量目標為動機。發展質量的內容所表現出的多維性和豐富性,要求發展戰略和模式選擇的高度創新性。系統性地創造發展優勢,走符合實際和具有特色的道路,以各種有效和可持續方式滿足人民不斷增長的多方面需要,是高質量發展的本質性特徵。各地區可以基於自身實際追求豐富多彩的優越。發展質量的高低,最終是以經濟發展能否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判斷準則,而美好生活需要絕不僅僅是單純的物質性要求,而將越來越多地表現為人的全面發展的要求。與高速增長階段主要以工具理性為動力的機制不同,高質量發展階段必須有更具本真價值理性的新動力機制,即更自覺地主攻能夠更直接體現人民嚮往目標和經濟發展本真目的的發展戰略目標。這種新動力機制的供給側是創新引領,需求側則是人民嚮往。這種新動力機制的內在要求就是市場經濟工具理性與經濟發展本真理性的有效契合。

[關鍵詞]高質量發展 工具理性 本真價值理性 發展戰略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所作的《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報告中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在經濟學的理論意義上,“高速增長”是一個比較容易理解的概念,統計上也較容易把握和核算(儘管也有不少技術難點)。而關於“高質量發展”,則是一個看似簡單卻不易把握的概念,如何進行“高質量發展”的統計核算更是一個嶄新的複雜課題。本文試圖從經濟學的基礎理論上討論高質量發展的含義及其相關理論問題。

“高質量”的經濟學性質

將“高質量”作為一個核心概念置於重大政策意涵表達之中,是對經濟學的一個挑戰。在現代經濟學的學術主體框架中,“質量”基本上是一個被“抽象”掉的因素,一般將其歸之於“假定不變”的因素中,或者以價格來替代之,即假定較高價格產品的質量高於較低價格產品的質量,即所謂“優質優價”,可以稱之為“質一價”對稱性假定。但是,如果質量因素體現在生產效率或規模效益上,即發生工業化生產中普遍的“物美價廉”或“優質平價”現象,特別是當大規模生產和供應導致“大眾消費”時,如何判斷和分析經濟活動及產品質量的經濟學性質,往往成為理論經濟學儘可能迴避的問題。例如,作為高技術產品,今天智能手機的價格大大低於過去的手提電話“大哥大”價格,而前者的性能和質量顯然不是後者能夠與之相比的,此時,產品質量與價格之間不僅沒有正相關性,反而是負相關的,價格完全無法顯示產品的質量水平,即完全不存在“質一價”對稱性。這一現象在工業革命之後的工業化時代實際上是普遍發生的,技術進步和創新也使這一現象普遍存在。但經濟學卻對其似乎視而不見,而只是假定在一定時點上,質量高的產品具有比質量低的產品更高的附加價值,靜態地建構質量與價格之間的對稱關係。

產生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是,自馬克思將古典經濟學推向理論高峰後,經濟學知難而退,關於商品二重性的理論路線在後來的經濟學發展過程中向一元化方向並軌,即走向了將商品使用價值並人交換價值的路線,而且傾向於以供求關係分析完全取代價值理論。例如,認定產品的邊際效用決定其價值,邊際成本和邊際收益決定其價格,以此作為經濟學的底層邏輯基礎。這樣,經濟學發展和邏輯體系演進就可以走向易於用數學方法進行刻畫和分析的方向。經濟學研究方法的數理模型化傾向,使得經濟學對複雜的質量因素避之唯恐不及,經濟學研究的抽象方法儘可能避開了具有很強具象性特徵的質量問題。按此方向發展,經濟學似乎變得越來越“純粹”、“精確”和“精緻”了,所有的經濟關係都抽象為數量關係,唯一重要的計量單位是“價格”(包括工資、利率等要素價格),所有的經濟變量都轉換為以貨幣單位計量的個量或加總量。這樣,同使用價值相關的所有變量都有意無意地被“抽象”而歸之為交換價值量,也就不再可能有質量含義。所以,經濟學甚至被稱為“第二數學”,幾乎所有的經濟關係都可以由數學來表達,而且認為只有用數學方式表達和刻畫的經濟關係才是含義最明晰和定性最精準的變量及其相互間關係。為此,對於現實經濟中存在的質量因素(即具象的使用價值特徵),只能採取兩種方式來處理:第一種方式,將不同質量的同一種產品定義為不同的產品,即只有質量相同的產品算作同一種產品,這樣,分析產品供求關係時就不存在質量差異和計量困難了。第二種方式,將產品的差異包括質量差異都歸之為“壟斷”性因素,實際上仍然是將質量不同的產品定義為不具性能(質量)替代性的產品,正因為這樣,質量不同的產品也就相當於不同產品或不具充分替代性的同類產品。對於產品質量,進而對於以此為基礎的經濟發展質量問題,經濟學家往往是語焉不詳,含糊其辭,不願深人討論。其根本原因就是現代主流經濟學缺乏研究質量因素和質量現象的學理基礎,以及以此為依據的分析工具。

經濟學家們當然不是不知道,生產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滿足人的實際生活需要,即獲得有用產品,而所謂“有用產品”實際上包含著強烈的具象性質量特性。但是,生產的最終目的並非就一定是經濟行為的直接目的。而且,如果人們僅僅是生產自己使用的產品,也就是將生產的最終目的完全同化為生產的直接目的,那麼,生產力反而會受到極大限制,因為這樣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實際上就否定了社會分工的可能性。因而,人類社會必然走向以分工為基礎的交換經濟(市場經濟),產品成為商品,即為交換而生產的產品。這樣,各個生產者的生產目的就從為自己提供使用價值,轉變為以向別人提供使用價值為代價,而獲得對方提供給己方的使用價值。此時,產品使用價值所體現的質量合意性,就從關注自己消費的產品的質量合意性,變為關注交換對方能否認可和接受產品的使用價值質量。亞當·斯密(1983)說:“不論是誰,如果他要與旁人作買賣,他首先就要這樣提議。請給我以我所要的東西吧,同時,你也可以獲得你所要的東西,這句話是交易的通義。我們所需要的相互幫忙,大部分是依照這個方法取得的。我們每天所需要的食料和飲料,不是出自屠夫、釀酒家或烙面師的恩惠,而是出於他們自利的打算。”這樣,生產者的“自利”動機就不是產品對自己有用,而是可以獲得別人提供的交換物的有用性。這是人類生產活動的質量關注性的具有關鍵意義的關係“反轉”現象,即由於交換關係的普遍化,產生了交換價值,並開始取代使用價值的地位。而當貨幣成為交換價值的全權代表時,使用價值就日益落人弱勢地位;而使用價值之根—質量—也就退居次位,甚至被嚴重忽視。

當然,這不是說經濟學家不知道人的實際動機並非僅僅為了自利,他們完全知道人的行為動機總是很複雜的。經濟學家馬歇爾(1983)承認:“當我們說到一個人的活動的動機,是為他能賺得的金錢所激發時,這並不是說,在他的心目中除了唯利是圖的念頭之外,就沒有其他考慮了。”但是,他也明確地說:“經濟學一方面是一門研究財富的科學;另一方面,也是研究人類在社會中的活動的社會科學的一部分,這一部分是研究人類滿足慾望的種種努力,然而只以這種努力和慾望能用財富或它的一般代表物—貨幣—來衡量為限。”雖然他也承認“貨幣從來不是衡量這種動力的完美的尺度”,但仍然認為“如果謹慎小心的話,貨幣便可成為形成人類生活的大部分動機的動力之相當好的尺度。”可見,經濟學家是“睜一眼閉一眼”的,經濟學所進行的“抽象”和“假設”,只以研究貨幣可以衡量的現象和關係為限。這種獨眼看世界的方法是相當“冒險”的,弄不好就可能走上歧途。因此,馬歇爾指出,經濟學千萬不能忘記兩個假設條件:“第一,假定其他情況不變;第二,這些原因能夠不受阻礙地產生某些結果。”並指出:“亞當·斯密和許多往代的經濟學家,依照談話的習慣,省掉了假設的語句,因而獲得表面上的簡捷。但這樣卻使他們不斷地為人誤解,並在無益的爭論中引起了許多時間上的浪費和麻煩;他們獲得了表面上的安心,卻是得不償失。”也就是說,經濟學一方面要儘可能“抽象掉”使用價值因素,另一方面又不可無視使用價值。使用價值必須要留在經濟學家心中,但經濟學對如何處理使用價值又無從下手。如果引人使用價值及其質量因素,經濟學會顯得很“笨拙”、不精確,就好像是持槍射擊閉上一隻眼比睜著兩隻眼似乎可以瞄得更準;而如果無視使用價值及其質量因素,經濟學就如同丟掉了自己的根基。這是經濟學自始至今的一個“命門”性難題。

因此,研究高質量發展問題,有必要再回到馬克思的商品二重性,看看這一問題的理論根基究竟是怎樣的。關於商品價值理論的研究從古典經濟學到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一直基於二重性的方法論,即認定商品具有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的二重性,對兩者的關注和關切都不可偏廢。在經濟活動的本真意義上,人類從事生產活動,歸根結底當然是為了獲得使用價值,以滿足人的真實需要。這是一個再樸素不過的常識性事實。而隨著真實需要的不斷提升和生產能力的相應提高,產品的使用價值性能也不斷提升,這也是經濟活動的原初本真性。在這個根本問題上,馬克思始終保持學術定力,將商品二重性理論置於經濟學邏輯基底,並始終堅持,使之成為貫徹和決定整個學術體系的“基因”。按照他的邏輯,交換成為普遍現象特別是發展成以貨幣為媒介的市場經濟時,商品的二重性就顯著對立了,而且形成獨立的供需雙方:提供有用產品的一方為供給方,付出貨幣的一方為需求方。供給方的直接目的是獲得代表交換價值量的貨幣,而需求方的直接目的則是獲得具有使用價值的有用產品。而且,參與交換的主體都會遞次居於供方和需方的地位,以達成獲取使用價值的最終目的。這就是馬克思以符號形式W-G-W所定義的簡單商品交換關係和簡單商品經濟。此時,產品的使用價值質量關注方雖然發生了反轉,但雙方的最終目的仍然是獲得使用價值。而進一步的實質性變化是,從簡單商品交換經濟演變為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生產和交換的目的再次反轉,即成為G-W-G'。此時,交換的目的不再是獲得使用價值,而是為了交換價值即貨幣的增殖。此時,商品的使用價值及其質量的重要性“退居二線”並間接化了,即只是在能夠有助於或者不妨礙交換經濟即貨幣量增殖的前提下,使用價值及其質量特性才是重要的。極而言之,如果有可能採取完全不涉及使用價值及其質量的方式,就可以獲得更多的交換價值即實現貨幣量增殖,那不是更好嗎?貨幣如果能夠自行增殖,豈不是求之不得的“高招”和“捷徑”!這就是所謂“虛擬經濟”的邏輯。也就是說,在經濟活動和經濟發展的原本意義上,使用價值是生產目的,交換價值即貨幣是手段,而現在卻反轉為:使用價值及其質量不過是手段,獲得更多交換價值即貨幣才是目的。而如果能夠不要(或省略)使用價值及其質量特性這個手段或工具,也能達到貨幣增殖的目的,那麼,使用價值及其質量特性就完全可以被“忽略”了(金磅,2017a)。

當然,在此情形下,使用價值及其質量特性也並非完全無關緊要,因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虛擬經濟歸根結底是受實體經濟所決定的,實體經濟的供求關係是競爭性的,只有當產品的質量能夠滿足真實需要,才會有更多買家;只有當買方願意購買時,賣方才可能獲得貨幣,即實現商品的交換價值。這一情況可以稱為交換對質量的合意性要求,即必須能夠滿足購買者對於使用價值質量的需要,否則使用價值就發揮不了獲取交換價值的功能。更重要的是,通常情況下,生產和提供產品的供給者眾多,賣方的產品交換價值要得以實現,必須要有更具優勢的性價比,才能在競爭中戰勝對手完成交易過程,這可以稱為質量的競爭力,即同競爭對手相比較的質量優勢。很顯然,質量合意性決定質量競爭力。質量競爭力決定產品的價值實現。

從關於商品質量的上述含義看,所謂商品質量首先當然關係到產品的物質技術性質。一般來說,物質技術性能越高,產品質量也越高,其質量合意性和競爭力也越強。但經濟學所定義或關注的商品質量也絕不僅僅關係產品的物質技術性質。在經濟學意義上,產品質量是相對於滿足人的實際需要而言的,如果沒有人的實際需要,就無所謂產品質量。如果物質技術特性超過實際需要並且導致更高的生產成本和產品價格,則被認為是“質量多餘”,例如,如果以高成本方式生產能夠穿100年而不損壞的鞋,就是不經濟的行為,屬於質量多餘,而並非經濟學意義上的高質量。

總之,從經濟學的基礎理論看,所謂質量,是指產品能夠滿足實際需要的使用價值特性,而在競爭性領域,所謂質量,同時還是指具有更高性價比因而能更有效滿足需要的質量合意性和競爭力特性。需要強調的是,所謂“需要”是很複雜的,特別是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需要”也是不斷增進變化的。所以,當將這一理解推演到高質量發展的概念時,就賦予了其很強的動態性,在其基本的經濟學意義上可以表述為:高質量發展是能夠更好滿足人民不斷增長的真實需要的經濟發展方式、結構和動力狀態。

(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