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聯合辦學”

中國式“聯合辦學”

如火如荼的聯合辦學招生又快開始了。各大學的繼續教育部門、二級學院、中學重點學校的國際部、和其他社會上一些辦學單位,都加入了這場轟轟烈烈的運動中。

經過快10年的中國式聯合辦學磨合,可以說大部分的聯合辦學都只是以“中國辦學方的少數人掙了錢、家長付了錢、老外虧了學校的信譽、學生花了時間、留學機構少了學生”為結局。

這些老的掉了牙的廣告很快就會在各大媒體上出現了:

  • 可以在國內提前進入國外名校課程-省錢

  • 提前適應國外的教學-省錢

  • 減少國外上學時間-省錢

一大幫家長雲裡霧裡的聽著這些招生人員的忽悠,算計著可以為自己省多少錢,而自己那個不怎麼樣的孩子照樣可以成材。

這麼多年下來,每年找UBC大學、加州大學歐文分校想進行聯合辦學的國內單位實在是太多了。我每次給學校的建議都是堅決反對,原因如下:

教學質量無法保證:中方的預算非常有限根本不足夠給予外方指派夠資格的導師過來進行教學。中國人的智慧馬上體現出來了,什麼用中方老師、老外只是提供教程、老外只是短暫教學,等等。所有這一切都是以犧牲教育質量為前提。“一分錢,一分貨”,老外的教學質量不能用便宜的產品來替代。

  • 錄取學生的生源質量差:聯合辦學的學生一般是無法錄取到優秀的中國學生的,大部分都是上不了一流大學、計劃外、上不了重點中學,而且家裡有點錢的學生,這樣一大鍋的學生煮在一起,學習氛圍不好,教學目的無法預期達到,低質素的學生問題,比比皆是。1-2年在聯合辦學畢業的學生,鮮有能夠達到雅思6.5的這些國外大學錄取的最低標準。

  • “以價就貨”給予外方的費用奇低,各方就用最便宜的方法去找老師,有時候那些上英語課的那些老外就是一個完全沒有教師資格的、會說兩句英語的“泥漿工”;用中方老師去教學很快又回到要儘快出託福、雅思這些應試式的教學模式,跟實際國外學習有“天淵之別”。

  • 沒有國外的學習、生活環境,提前適應國外教學“形同虛設”,上課是中方老師(偶爾有外方老師)、同學是中國的、家長還是中國的、回家還是中國環境、如果這樣也可以能夠提前進入國外學習,這些有錢人還送孩子到國外上學幹什麼?學生到了國外照樣不適應,照樣需要走留學生的適應過程。

  • 有些聯合辦學推崇在課程裡學會英語在國內容易就業。這些簡直跟騙子沒有什麼兩樣,因為在國內學的英語跟國外還是有很多差別,特別是國際上的通俗用法,這可不是上一兩天英語課可以學的。要是這樣,中國大學的6-8級就夠了,不用每年付8-10萬的聯合辦學費用。即使是會英語,但是沒有國外的工作驗,跟老外面對面的打交道的經驗,這些學生跟國內的英語專業學生沒有什麼區別。

家長可能在短期內省了一些錢,但是他們忘記了他們的決定讓學生們錯過了人生的“可塑期”,人要是沒有了“可塑性”就沒有了提高的空間。在國內多混幾年不怎麼樣的聯合辦學,還不如花點錢在外面見見世面,學點真本事。“學萬卷書,不如走萬里路”絕對不是空談。

在可見的未來,北美的名校不會在國內進行低層次的聯合辦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