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幫助死刑犯完成最後心願

□關注·司法保障未成年人權益

小飛(化名)的生活在3歲時發生重大變故。父親因生活瑣事將母親用刀捅死被判處死刑,小飛成了孤兒,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家庭經濟困難。

小飛的父母原本在鄭州賣燒烤。2014年7月12日,二人因生活小事發生激烈爭吵,李某朝妻子任某連捅數刀致其死亡。行兇過程被女兒(任某與前夫之女)發現,李某害怕罪行敗露,用毛巾將女兒捂死。

鄭州中院一審以故意殺人罪判處李某死刑。二審維持原判。2015年11月27日,經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李某被執行死刑。李某與任某所生之子小飛成了孤兒。

參與該案審理的鄭州中院未成年人案件綜合審判庭法官任璐關注小飛,是因為死刑執行前李某說的一番話。

李某說,他想讓小飛上學,上學就能有文化,就不會再像他一樣生活。小飛出生後一直沒有上戶口,沒辦法上學。給小飛上戶口成了他最後的願望。

只見屋裡光線昏暗,還處於“毛坯”狀態,與外面形成巨大反差。除了冰箱、洗衣機和電視外沒有其他電器,傢俱屈指可數,都已陳舊不堪。床邊一角堆著一些舊玩具,除此再看不出孩子生活的影子。

李曉輝說,案件發生後,一家人的收入大幅減少、支出增加,蓋房欠的債還沒還清,房子的裝修也就停滯下來。

小飛的兩個姑姑都已結婚,在外地生活。李曉輝在鄭州打工,每月收入不足2000元,供著一家老小的開銷。

案件發生後,小飛跟著爺爺奶奶回到魯山縣生活,但家裡人的戶口都在老家洛陽市洛寧縣,李曉輝跑了幾次都沒能給小飛辦好戶口。

李曉輝說,在法官的幫助下,較短時間內小飛的戶口就解決了。為了解決小飛家的生活困難,法官還幫助小飛辦好了孤兒證,每月可領800元補助。

一次走訪時,任璐看到小飛臉上掛著鼻涕,害羞地躲在大人身後,就問小飛,想不想去鄭州玩,小飛痛快地說,“想”。很快,法官們就兌現了約定。

“小飛這會兒應該剛上課。”李曉輝看了看時間說。

說起小飛的學習成績,李曉輝坦言:“不好,總不好好完成作業。他在學校比較調皮,老師都管不了。”

任璐多次打電話給小飛,叮囑他要好好學習。而讓任璐放心不下的,不只孩子的學習。聽小飛的姑姑說,爺爺生氣時打了孩子,她專門打電話過去勸說不能這樣管教。

“我今年已經74歲,再養10年孩子都還沒成人。”小飛的爺爺說自己心理壓力不小。

小飛的爺爺奶奶不識字,補助款需要李曉輝幫忙領,還要時不時回來忙地裡的事。請假多了,他擔心自己會被老闆“炒魷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