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看看古人床邊的那些事!

杰倫有一張專輯《周杰倫的床邊故事》(如果你是鐵粉相比一定聽過了)“奇幻的床邊故事,動聽得令人稱羨”;

那古人的床邊故事都有那些有趣的呢?今天就話一話古人的床邊趣事。

來看看古人床邊的那些事!

如果大家追過一些古裝劇,那麼可能會發現,電視劇中的人,睡覺時所用的枕頭,都是硬邦邦的,要麼是竹編的,要是是木頭的,要麼是瓷器的,現代人都是以“軟”為賣點,枕頭是越軟越舒服,你可能不禁要問了“我泱泱大國,綾羅絲綢、棉麻絲絹,缺了哪樣?非要睡這種又硬又冷的枕頭?”

來看看古人床邊的那些事!

瓷器枕

來看看古人床邊的那些事!

瓷器枕

作為一種生活用具,小小枕頭,方寸之間,伴隨著我們經歷無數春秋,原始社會,人類“因丘陵掘穴而處”,睡覺時,就近隨便揀一塊石頭、一根木頭、一束柴草或者一張獸皮,將頭部墊高,這大概就是枕頭的雛形。《詩經•陳風•澤陂》中有記載“寤寐無為,輾轉伏枕”,從“枕”的造字上看,最初做枕頭的材料就多為木頭,《說文解字》的解釋也認為如此。


來看看古人床邊的那些事!

水晶枕

來看看古人床邊的那些事!

玉枕

來看看古人床邊的那些事!

青銅枕

漢代以前,雖有銅枕、玉枕,但枕頭多為竹、木所制;西漢出現了漆枕和絲織枕頭,甚至用天然香草做枕芯;到了唐宋時期,瓷枕最為盛行;明清以後,紡織印染業發達,枕頭遂變得豐富錯才起來。現代人習慣睡軟綿綿的枕頭

來看看古人床邊的那些事!

人在入睡以後,頭部的溫度過高,就不容易入睡,日常家庭中以蕎麥、木棉或塑料泡沫為枕芯的枕頭,由於所填物料不透氣,不容易散發頭部所產生的 熱量,所以在夏天多在其上墊上枕蓆,這樣頭部就感到涼爽容易入睡。古人對以上現象不一定能上升到科學的闡述,但古代的枕頭大多具有清火、安神的作用。

來看看古人床邊的那些事!

北宋定窯孩兒枕,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館。

另外也有成語:高枕無憂,古代素有一種說法:無憂四寸長壽三寸。據說這個尺寸比較有利於頸椎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