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搬運工”姑娘一天拉貨400斤:有汗出就有糧出

近日,一位穿小背心、熱褲、爬山靴、綁起馬尾辮,揮汗如雨地手拉重達200公斤貨物的女生,走紅網絡,連《人民日報》都為她打call!稱她為香港“美女搬運工”。人民日報稱:

彪悍的人生背後是心酸勵志的故事

30歲的小珠,看起來瘦瘦小小,卻在搬運行業工作了8年時間。

年幼時,做生意的父親很愛帶她看貨櫃碼頭的日常運作。“看著這些機器將貨櫃夾來夾去,覺得好好玩,好想知道操作。”

後來,父親生意失敗,高中畢業的小珠就主動挑起家庭的重擔。在做搬運工之前,她還做過酒店保安、文職、銷售員、清潔工、救生員……不過這些工作似輕鬆,但是有太多是非,勾心鬥角。對於不善言辭的小珠來說,壓力太大。

“最美搬運工”姑娘一天拉貨400斤:有汗出就有糧出

心灰意冷之時,小珠偶然一次與運輸工人接觸,看到他們駕車四處送貨,工作自在又能見識世面,於是她便走進了這一行。

在這個男人的天下,小珠剛開始工作時,因為瘦弱,周圍的人都覺得她挨不過幾天。甚至還有一些不客氣的言論,“女人回家做飯去啦”。

小珠並不服輸,為了能夠在這個圈子裡立足,小珠付出了更多的努力與汗水。

她曾經一個人卸60板貨,平均數百斤一板貨,一直忙到凌晨1點。當時小珠也沒有想過退縮,只有一個感覺“腿軟”。

工作中“掛彩”更是常事,對此小珠卻說,“有汗出有糧出,就沒有什麼問題。我不可以倒下,因為我倒下就沒有人撐我”。

發家致富的人都是從底層做起

都說老乾媽不只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

又有多少人知道老乾媽的口碑是靠著一罐罐的辣椒醬品質建立起來的。

老乾媽創始人陶華碧由於家裡貧窮,從小到大沒讀過一天書。只認得三個字,那就是自己的名字。20歲與丈夫結婚後,走出山村。好景不長,沒過幾年,丈夫就病逝了,扔下了她和兩個孩子。

為了維持生計,陶華碧開始晚上做米豆腐,最早靠賣米豆腐維持生計,豆腐要自己磨,每天干到凌晨一兩點,第二天一大早去早市擺攤。白天用背篼背到龍洞堡的幾所學校裡賣。

交通不便,做米豆腐的原材料需要到5公里以外的油榨街才能買到。每次需要採購原材料時,她就揹著背篼,趕最早的一班車到油榨街去買。

由於那時車少人多,背篼又佔地方,駕駛員經常不讓她上車,於是她大多數時候只好步行到油榨街,買完材料後,再揹著七八十斤重的東西步行回龍洞堡。

那時90斤體重的她要扛起100多斤的擔子,也是在那個時候,落下一身的病痛,直至今日,膏藥不斷。

“最美搬運工”姑娘一天拉貨400斤:有汗出就有糧出

那個時候的她從未考慮過放棄,她知道家人還需要她。

偶然的一次,陶華碧發現店裡的麻辣醬要比主營業務更受歡迎。於是她便在貴陽的一條主幹道上,向來往的司機推銷自己的辣醬。

終於,“老乾媽辣椒”的名號在貴陽不脛而走,並於1997年在貴陽市穩穩地站住了腳,到現在世界有名。

沒有一個人的成功可以一步登天,而大多數人的成功和多年的積累離不開關係。

我們現在所熟知的富豪,也都是從基層一點一滴做起的。

李嘉誠在三十歲前還只是個賣塑料花的商人,雷軍最初只是公司裡的小職員,和同學創辦的公司,還慘遭解散。

用雷軍的話來說,“我只是抓住了一個風口。”多年積累,厚積薄發,成功還是屬於有準備,腳踏實地的人。

把小事做到極致平凡的你終將不平凡

有一個詞叫“工匠精神”,對工作執著,忠誠,精益求精。所謂工匠精神,就是尊重你手中的工作,並把它做到極致。

有個河南叫馮三峰的小夥子,高考落榜後到城裡打工。沒有學過特殊的技能,也沒有宏偉的計劃。

小夥子喜歡做點麵食,就到專業學校拜師學藝。無論別人怎麼說,他只管埋頭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最美搬運工”姑娘一天拉貨400斤:有汗出就有糧出

一年下來,他已經將手中的麵糰玩到得出神入化,可以雙手雙管齊下同時擀出十二張餃子皮,可以輕鬆做出一桌全面宴。更令人嘖嘖稱奇的是,他可以把拉麵拉到在一根針眼裡穿過20根。

憑著這個獨門絕技,他成為了迪拜七星級酒店的麵點師傅。甚至接觸過世界各國的王室成員、政要以及體育和娛樂界的頂級人物。 如今的他,已經身價過億。

我們的生活看似平凡,堅持努力就有可能成就不平凡的人生。

工作沒有高低貴賤,如果我們能專注於做一件自己擅長由感興趣事,在工作中鍛鍊自己,必能不斷提升自己的價值。

新手立享880元紅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