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話豐收:靜海區臺頭鎮桃緣情合作社鮮桃上市

發展特色農業是靜海區打造經濟發展新亮點的主攻方向。一批農產品生產基地的建立,使市場佔有率較高的農業品牌逐漸成為體現靜海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名片。馬文明的桃緣情果樹種植專業合作社就是其中的代表。

2011年,馬文明帶著先進的種植技術來到靜海區臺頭鎮,投資建起了設施大棚,發展桃樹種植,成為靜海區第一批經營設施桃的種植戶。

桃園話豐收:靜海區臺頭鎮桃緣情合作社鮮桃上市

臺頭桃種植歷史悠久,清澈甘甜的大清河水、輕度鹽漬化的澱窪地以及適宜的氣候為果樹尤其是桃樹生長創造了條件。馬文明的設施農業種植區品種為油桃和毛桃兩類,多為早熟品種,收穫期從2月持續到6月底。其中,油桃以黃油、京奧、中油5、夏美為主,毛桃以春雪、春麗、曦春、大蟠桃為主。陸地種植區種植品種以秋同、秋麗、夏甜、黃金脆等毛桃為主,多為晚熟品種,收穫期從9月持續到11月中旬。

桃園話豐收:靜海區臺頭鎮桃緣情合作社鮮桃上市

馬文明深知,好的果品必須經得住市場的檢驗。為了加快推進優質桃發展,他積極調研市場,優化組合生產要素,實行區域化種植和專業化生產,桃園東側為設施棚區,西側為陸地種植區。為發展規模經營,2011年,馬文明與當地種植能手聯合成立了天津市桃緣情果樹種植專業合作社。2014年,聯合註冊了“津桃”商標。2015年,聯合申辦了無公害農產品認證。舞活銷售龍頭,才能保證桃園發展。馬文明充分利用各種銷售渠道,建起了自己的銷售網。先後與靜海區的百業超市、百果園水果超市以及西青區的王頂堤農貿批發市場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每年通過農超對接向外銷售的優質桃佔到全部的三分之二。

為做強精品桃特色產業,馬文明重新調整發展格局,建立提早果品上市設施區,延時果品上市區。引進平原地區設施精品桃種植模式,先後投入100多萬元新建了兩棟磚體溫室和一間儲藏保鮮庫。引進了“春雪”“春麗”“曦春”3個早熟品種進行試種。兩棟磚體溫室外部配備有捲簾機、保溫被,內部配有植物營養生長補光燈、硫磺燻蒸器、水肥一體化微滴灌裝備和低溫製冷設備,通過採取溫度控制系統,調節棚室內溫度,提早讓桃樹處於休眠狀態,使其成熟上市時間控制在春節前後,成為天津地區首家通過技術手段提早採收的桃園。

在加大新技術應用的同時,馬文明還大力發展休閒旅遊農業,吸引遊客來桃園採摘。遊客楊洪蘭說:“這桃子比外面市場上的新鮮、口感好,很甜。”

桃園話豐收:靜海區臺頭鎮桃緣情合作社鮮桃上市

馬文明介紹說:“咱現在這個棚一畝地種植桃樹300株以上,一株長10斤,售價每斤在80~100元之間,這一個棚收入在30萬元左右。效益比普通的棚提高五六倍。早熟桃市場上比較緊缺、價格高。從春節到三四月份成熟的品種是美國春雪,從五月份開始,油桃、蟠桃陸續上市,七月份,陸地桃子上市,一直到國慶節咱們都有鮮桃上市。”言語間,馬文明流露出滿滿地幸福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