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春霞:春華秋實多興莊園

薄春霞:春華秋實多興莊園

她從發展訂單農業起步,應用互聯網+農業模式,只用了短短七年時間就發展起農產品種植、養殖、加工、銷售、配送“一條龍”的創業公司。她在全國各地建立生產基地,把提高農產品質量作為主攻方向,堅持把優質“產出來”、把安全“管出來”、把品牌“樹起來”,走上了農業產業化經營之路。從農田到餐桌,她引領農民增收致富,讓放心農產品走進千家萬戶。

她就是多興莊園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薄春霞。

薄春霞今年45歲,黑龍江省人,二十多年前來到天津創業,曾經在市區經營裝修生意。2011年,正當生意做得紅紅火火時,她卻作出了轉型發展農業的決定。當時家裡人都不理解,覺得不愁吃不愁喝的,種地又不掙錢,均不同意她去。

認準了發展農業這條路的薄春霞,說幹就幹。乘著好政策的東風,在良王莊鄉承包了500畝土地,建立了蔬菜種植基地,建起了70多個設施農業大棚,組織農民成立合作社,並種下了第一批黃瓜。眼看著精心種植的黃瓜陸續成熟,薄春霞心裡充滿了期待,沒想到收穫後的批發銷售卻成了難題。多興莊園員工胡玉梅回憶說:“當時大夥兒忙了好幾個月,種的黃瓜很好吃,可批發不出去,我們都急死了。可是薄總還安慰我們說,只要種出來,一定會有市場。當第二茬兒黃瓜還沒長起來的時候,薄總就帶著我們一起去蔬菜市場搞調查,一起研究到底是輸在了哪裡。創業初期,公司只有四五個人,好多事都是她親自跑。”

薄春霞:春華秋實多興莊園

通過調研,薄春霞作出決定,要讓顧客認可,必須以質量打響自己的品牌。為此,她帶著黃瓜到市區的菜市場進行售賣。在菜市場,她在蔬菜賣出之前都先免費讓市民試吃,結果人家一嘗就讚不絕口,說她的菜不僅新鮮還好吃。後來,菜越賣越好,薄春霞的菜在市場裡也越來越有名氣,生意也越來越紅火。後來,她乾脆在市區菜市場建立了直銷點。

天有不測風雲。正當銷路逐漸打開時,2012年夏天,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雨卻讓薄春霞的種植基地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天災,幾乎所有的大棚都被雨淹了,有的棚體還出現了坍塌。

面對突如其來的打擊,薄春霞的心情低落到極點。但是,不服輸、不認輸是她的性格。“不行,我不能半途而廢,我還要學習,更要努力把菜種好,還必須種出個模樣來。”薄春霞暗下決心。

多興莊園員工張新龍回憶說:“當時我們都覺得薄總肯定會收手不幹了,天天辛辛苦苦地忙活,說遭災就遭災了,擱誰身上也承受不了啊。沒想到她是那麼堅強,不但自己沒倒下,還語重心長地安慰我們,鼓勵我們別洩勁兒。”

薄春霞:春華秋實多興莊園

風雨之後見彩虹。暴風雨過後,薄春霞沒有氣餒,憑著堅強的意志走出了困境,不僅重建了基地的大棚,還作出了新的發展規劃,即發展綠色無公害農業,堅持科學化種植。她註冊成立了多興莊園農業科技開發公司,制定了無公害生產管理標準,和菜農簽訂了收購協議,賣菜確定最低保護價,引導菜農從傳統的生產模式向標準化種植、規模化經營轉變。

為提高菜農種植技術,薄春霞專門抽調技術人員對農民種菜的過程進行指導,對農資等進行統一採購,嚴格把控每一個種菜環節,定期檢測蔬菜生長環境,確保從源頭上保證蔬菜品質。

對於菜農來說,按照公司訂單的要求去種菜好比吃了定心丸,不但銷售更便捷了,而且不必承擔巨大的市場風險,收入也得到明顯提升,心裡也變得踏實了。菜農韓全水感慨地說:“過去我們都是自己種菜,自己半夜去批發市場銷售,特別累,銷量也不好,收入也不高。現在跟公司有訂單,按照公司要求種植省心省力,價格還有保障,收入也提高了不少,我們都打心眼兒裡喜歡這樣的生產模式。”

在嚴格的質量管控下,薄春霞的蔬菜以優等的品質博得了消費者和農業部門的一致認可,種植基地也被國家農業部認證為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

薄春霞:春華秋實多興莊園

天道酬勤,做事認真的人總會在發展中贏得先機。2012年下半年的一天,當薄春霞去市區友誼路菜市場送菜的時候,一位老顧客的建議讓她深受啟發。“那個姐姐是從國外回來的。記得當時她說,國外現在盛行會員制上門送菜,就是把一年四季常吃的菜做成禮品箱,專人配送到家。”薄春霞回憶當時的情景。

薄春霞:春華秋實多興莊園

在多興莊園,會員們都有一個親切的稱謂:“地主”。這是薄春霞給起的名字,凸顯了她把消費者放在核心地位的理念。為了保證科學化種植,公司按照“地主”的採購意願來制定種植計劃,採取以銷定產的方式,根據會員訂單安排生產計劃,並且有著極為嚴格的品質控制體系。菜農韓全水說:“我們每天都要按照公司要求,做好田間檔案,澆水、施肥、採摘,每個環節都有詳細記錄。”多興莊園檢驗員馬紅娟介紹:“為了保證蔬菜質量,薄總要求我們每天定時採樣檢測,數據上傳市農委平臺,檢測合格後,每種菜的包裝外邊,才能貼上‘無公害’放心菜的標籤裝箱運送。”多興莊園配送員閆少東說:“清晨採摘的菜,必須保證當天送到會員家中,靜海區域內和市區內會員保證下單後2~3小時就能收到心儀的蔬菜。”

客戶的滿意就是對多興莊園經營理念的最佳褒獎。常年食用該公司蔬菜的會員徐國蓮高興地說:“多興莊園的蔬菜口感特別新鮮,我們在家只要用手機掃包裝上的二維碼,就能詳細瞭解到這個菜的生產信息,可以追溯源頭,他們的菜我們吃著放心。”

春華秋實,碩果累累。薄春霞以優質農產品為基礎,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以互聯網為載體,使“多興莊園”逐漸形成了覆蓋農田到餐桌的農業產業鏈。如今,多興莊園的農產品生產基地已經發展到5個,分佈在天津、河北、黑龍江、遼寧、江西各地。配送農產品涵蓋蔬菜,米、面、糧、油,肉、蛋等多個品種,會員遍佈京津冀地區,達到17000多戶,年銷售收入超過5000萬元。

薄春霞:春華秋實多興莊園

隨著公司的發展,多興莊園的員工也從起步階段的四五個人,擴充到目前的40多人。在薄春霞帶領下,多興莊園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被評為全國婦女崗位建功先進集體;薄春霞個人先後獲得全國農產品流通領軍人物、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女致富帶頭人、全國巾幗科技特派員、天津市農村女科技致富能手等多項榮譽稱號。

面對成功,薄春霞沒有止步。去年她又通過學習考下了國家二級中醫健康管理師的證書。“我想多學點營養學的知識,以後計劃發展功能農業,不僅讓大家吃著放心,還要讓大家吃上更富有營養和養生功能的農產品。”薄春霞說。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轉型升級,好政策讓作為“農字號”企業當家人的薄春霞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了信心。“今年我們計劃在全國建15個農產品生產基地,其中包括新疆、西藏、甘肅等省區的貧困地區。這些地區的土地質量好,生產的農產品品質一定也非常好,而且,也可以帶動當地的一些農戶脫貧致富。”面對未來農業的發展,薄春霞信心十足地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