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茶:茶季中的一抹守望

祁门红茶名扬天下,却很少有人知道祁门还有一种几乎被人遗忘的好茶——安茶。据了解,安茶的历史比祁门红茶还要早200年,是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

安茶:茶季中的一抹守望

《徽州古茶事》描述安茶的好处在“陈”字:陈而不霉,陈而不烂,不仅是上乘饮料,且是治病良药,备受两广及东南亚热带地区市场欢迎,被尊称为"圣茶"。

安茶:茶季中的一抹守望

安茶创制于明末清初,祁门县芦溪乡因为安茶生产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厚、制作技艺精湛,从而成为目前安茶全球唯一的生产地域。抗战期间停产,20世纪80年代恢复生产。

安茶:茶季中的一抹守望

“金谷尖是我们芦溪一片茶山的名字,金谷尖安茶也就来源此”80后制茶手艺人余丽勇出身制茶世家,如今创立了“金谷尖安茶”品牌,跟随父母走上了制茶售茶的道路,让真正喜欢安茶的人买到放心和正宗的祁门安茶。

安茶:茶季中的一抹守望

关于他们家的安茶,余丽勇说安茶属高山茶,香气足,是最老最原始的茶树种。整个安茶生产制作周期一般为8个月左右,根据茶树大小不一预计0.3-0.5斤成品,鲜叶预计4.2斤做成一斤。

安茶:茶季中的一抹守望

—工艺流程—

安茶制作流程分为2大类12道工序,两大类是原材料加工以及产品精,除了大批量生产中的筛分是经过机器,其余全部手工完成。原材料:采摘、杀青、揉捻、烘干,再进入精制过程:筛分、捡剔、拼合、露茶、蒸软、装篓、干燥、打围等工序)

安茶:茶季中的一抹守望

安茶:茶季中的一抹守望

采摘

安茶:茶季中的一抹守望

揉捻

安茶:茶季中的一抹守望

安茶:茶季中的一抹守望

装篓

安茶:茶季中的一抹守望

打围

安茶:茶季中的一抹守望

在余丽勇小的时候,看着父母白天要山上采茶,晚上回来还要加班加点将茶叶制成毛茶,经常能看到父亲做着做着趴在烘罩上快要睡着了,但是因为怕茶叶烘焦了制作不出好的安茶,一直守着不敢睡过去。

安茶:茶季中的一抹守望

因为制茶从来都有讲究,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每道工序讲都来不了半点马虎,有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想要做成一篓好的安茶就要大打折扣。

安茶:茶季中的一抹守望

—安茶等级—

安茶分为5个级别,特制、贡尖、贡芽、一级、二级,特制使用开山茶制作而成1-4天;贡尖采用开山后的5-8天;贡芽采用9-12天;一级采用13-16 天;二级采用17-20天,采用最原始的全手工制作工艺。

—祁门安茶香飘万家—

安茶:茶季中的一抹守望

在早些年,安茶刚刚恢复生产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缺乏知名度和销售渠道,祁门安茶制茶的人只能将安茶以低价出售给广东佛山一带的进出口公司,进出口公司在进行储存后,按年份再高于原产品价格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出售,茶农辛辛苦苦一年得到的受益寥寥。

安茶:茶季中的一抹守望

所以对于祁门安茶的茶农而言,如何提高安茶的经济效益,打响安茶的品牌知名度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事情。年轻的余丽勇,正在走着这一条父辈从没走过的路,欲乘着互联网的东风,让祁门安茶香飘万家。

安茶:茶季中的一抹守望

安茶:茶季中的一抹守望

安茶:茶季中的一抹守望

祁门安茶采用天然的箬叶,竹篓包装,竹子中独特的香味与茶叶融合使得安茶的香气会更独特,且小竹篓也可以保持茶叶的干燥,通风,这样做也可使安茶看起来更独特,更具吸引性。

安茶:茶季中的一抹守望

祁门专制安茶的茶号都印有茶票,类似于今天的广告单,安茶票上,都有详细文字,专门说明茶之由来、功效以及号名、地点等相关事项。

同属祁门,祁门安茶与早已民生斐然的红茶完全不同,其色泽乌黑,汤浓微红,味香而涩,回味无穷。

更多美物匠作,就在竹兰里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