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人生大智慧,素其位而行的秘密

王阳明心学:人生大智慧,素其位而行的秘密

君子素其位而行,思不出其位,凡谋其力之所不及而强其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为致良知。

——《传习录》

王阳明认为,作为一个人格高尚的人,应当在他所处的地位上采取适当的行动,思考问题不要越出自己所处的地位。凡是谋求能力所不及的事或是勉强做智慧不能认识的事,都不为致良知。

这里所说的“素其位而行,思不出其位”,出自《中庸·素位篇》中的“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就是说君子要按照平常自己所处的地位而行事,不去羡慕那些超出本分的东西,不论是身处富贵,或是身处贫贱,或是居住在僻远的少数民族地区,或是处于患难境地,只要依照当时的境地行事,无论到了什么地方,都可以保持安然自得的心态。

王阳明心学:人生大智慧,素其位而行的秘密

“素其位而行”的思想,以往很多时候被认为是思想保守,没有进取精神。

其实,王阳明所说的意思是有其深刻含义的,对今天的我们也不乏启发意义。从某个角度来看,王阳明是反对那些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人,而不是要求人不思进取。而且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印证了这个道理。

王阳明35岁时,被贬谪到贵州的龙场任驿丞。他从前途无量的京官一下子被贬到一个穷乡僻壤的山沟里,面对残酷的现实,他开始也彷徨过,甚至产生过欲逃避现实的想法,但由于害怕远遁而去会连累家人,却又不得不去赴任。

到了龙场,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接踵而至:没有居住的房屋,人生地不熟,与当地居民语言又不通,兼之因为水土不服,不久随从们都病倒了……

王阳明从来没遇到过这么大的困难,这时候,仿佛世间的各种坏事情都一齐来了,在挑战他的极限。而且更令他感到沮丧的是,他自幼便立志做圣贤,这么多年来,为了这个理想,四处寻师访友,虚心求教,但还是未能达到理想的境地。以前条件那么优越,尚且不能实现做圣贤的理想,现在被命运安排到了这样一个交通闭塞的深山里,而且逃无可逃,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得偿夙愿?

王阳明心学:人生大智慧,素其位而行的秘密

既然无法逃避现实,王阳明遂决定以另一种方式来面对现实,他干脆安下心来,平静地接受了所发生的一切。他不再把所遇到的困难当作折磨,而是把它们视作磨炼自己的难得机遇,心平气和地做着自己该做的事:取柴做饭、照顾生病的随从、开荒种地、与当地的居民交流沟通,并将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和技术传授给他们……

出乎意料的是,王阳明这种看来是不得已的生活态度,竟然使他的人生发生了奇迹般的改变:他苦苦寻求多年而未果的“格物致知”的秘密,居然在他毫无期待之际领悟了!

而且日子一久,当地居民与他的关系非常融洽,为他构筑了“龙岗书院”,影响力日益扩大,四周学子纷纷前来求教……这一切,为他日后得以迅速复出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其实这就是“素其位而行,思不出其位”的智慧。它绝对不是那些以“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来为自己的消极心态找借口的宿命论思想,而是一种独特的智慧,“君子居易以俟命”,在无法逃避的困境中,保持平静的心态,默默地努力,以顺应不断变化的局势,等待机会的到来。

王阳明心学:人生大智慧,素其位而行的秘密

王阳明当然也认识到这一点,如他曾在龙岗书院赋诗云:“寄语峰头双白鹤,野夫终不久龙场。”他似乎能感觉到,在日复一日的不懈努力中,自己的力量正逐渐变得强大起来,龙场这个小地方是不能拘束住他的。

果然不久之后,王阳明就告别了龙场,踏上了辉煌而充满传奇的人生之路。

可见,“素其位而行”的智慧,是一种隐忍等待的韧劲,是一种大丈夫能屈能伸的气度,是一种拿得起、放得下的胸襟,虽身处茅屋也可心怀天下。在不得已的境遇中,通过反求自身,以心去参悟生命,领会天地的运行规律,与大自然化融为一体。

李白有一首诗说:“当其得意时,心与天壤俱。闲云随舒卷,安识身有无。”当一个人领悟了“道”的奥秘后,心与天地相融为一。心灵安闲自在,仰观天上白云,任其舒卷自如;俯视天下万物,随其起伏跌宕。他似乎连身体都没有了,正如古人所云:“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此时,只有虚无的心载沉载浮,顺其自然,无挂无牵……

诗中描述的是一种得意忘言、人天合一后身心闲适、无处而不安然的境界。

王阳明心学:人生大智慧,素其位而行的秘密

儒家认为,圣人的最高境界,即“参赞化育”,就是人能修养到“人天合一”的境界,身心化归到大自然的造化流行中,从而参与协助天地裁成化育万物。

素其位而行,就是要求我们以生命去契合宇宙的节奏,在复杂的人生环境中寻找真实的自我,在艰苦的磨炼中恢复蒙尘已久的本性,从而在心灵平静的境界中,起到“参赞化育”的作用。

如果我们在外界环境改变之后,用源自“本性”的力量,用自己的“真意”,除去那些浮躁、不安分的妄心、妄念,让心超越各种事物的束缚,甘于平淡,苦参默会,重新获得一种清澈空明的心境,这样才能从小我的境界中突围而出,使人生得到升华、腾越……

王阳明著名的“四句教”中,有一句是“无善无恶心之体”,就是说心之本体是没有善恶之分的,我们心中的好恶情感,只不过是外界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而已。这种思想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将其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又会出现怎样的奇迹?

王阳明心学:人生大智慧,素其位而行的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