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材副總裁:水泥產能置換新規或是“劣幣”驅逐“良幣”

今年伊始,工信部出臺了修訂後的《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簡稱《辦法》)。相較於上一版,新辦法被認為更加嚴格、壓減力度更大。當然,除了加大減量置換的力度,對用於置換的產能限定、核定指標也進行了明確。最值得注意的是,異地產能置換得到認可。

《辦法》的出臺隨即在行業內引起了關注,相關討論接踵而至。

中國水泥協會秘書長、中國建材執行董事、中聯水泥董事長崔星太就此認為,新出臺的水泥產能置換辦法其實有待商榷,可能會產生“劣幣”驅逐“良幣”的後果。

中國建材副總裁:水泥產能置換新規或是“劣幣”驅逐“良幣”

中國水泥協會秘書長、中國建材執行董事、中聯水泥董事長崔星太

崔星太介紹了該《辦法》的出臺過程,他表示文件出臺總體來說是非常謹慎的,相關部委徵求了行業各方的意見和建議,但遺憾的是最終對於國資委、中國建材聯合會、中國水泥協會以及以中國建材為代表的企業集中表達的主要意見並沒有被採納。

“鑑於當前我國水泥產能過剩情況,我們原則上不建議2020年前允許產能置換。如果堅持出臺相關置換文件,應當進行適當必要的修改,可惜相關部委並沒有聽取。”崔星太遺憾地說。

崔星太從工信部對《辦法》進行解讀進一步說明自己的觀點。“這個文件其實已經違背了去產能的初衷,辦法的《解讀》說“是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原文件出臺時業界就有意見,事實已經證明不適宜的政策難道還需要延續嗎?況且當前的行業形勢已經與過去大不相同;《解讀》還說置換是為了更好地去產能,這更說不通,是直接去產能效果好,還是減量置換效果好還用比較嗎?

出臺的這個《辦法》,其中講到是為了推動技術進步,加快聯合重組,崔星太明確表示這也不能成為產能置換的理由。他說:“中央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補’,核心是去產能。產能嚴重過剩是當前行業的主要矛盾,其它都應為去產能工作服務。當前我國水泥裝備和技術都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即使像我們泰安的5000t/d示範線,各項指標全球最好,現在也不能充分發揮產能,

為什麼還要再建新線?你不斷建新線,哪個企業敢做重組?”

對於《辦法》的出臺將會對行業產生哪些影響,崔星太用了“擔憂”這個詞語。“文件一出臺,資本市場立即給出了回應,水泥股明顯下跌。一兩年後也許會像過去一些文件那樣給行業帶來新的危害。”

之所以如此擔心《辦法》會對行業產生危害,崔星太從兩個方面進行解釋,首先是未明確用於置換的產能為正在生產的產能。“從各地方政府對於招商引資的態度,恐怕會給一些企業留下空子可鑽。例如2009年出臺的《關於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複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若干意見的通知》,初衷是控制對於過剩產能的投資,可是結果呢?”

另外,異地產能置換被認為是《辦法》一個令人關注的亮點,崔星太對此表明了自己的擔憂。他擔心異地產能置換被允許後,嚴重過剩的指標轉移至情況較好的地區,導致全國各地普遍產能過剩。打擊了過去尊重客觀經濟規律,嚴格執行政策的省市,最終“劣幣”驅逐“良幣”。

儘管水泥行業真正去產能還沒有實質性進展,但是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環境下,在環保治理、錯峰生產等具體措施的作用下,加上行業自律,水泥行業去產量效果顯著,逐漸走上了相對健康的道路。我擔心新政策事與願違,對目前行業大好形勢帶來損害,這可能會在2019年逐步顯現出來。”崔星太進一步解釋。

最後,崔星太也對《辦法》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議。“用於置換的產能必須為正在生產的產能,不然可能喚醒已經關停和淘汰的產能,因此建議各個省市報送的產能應經過各級水泥協會的認可,再報給工信部進行備案。”崔星太表示。另外,對異地產能置換,他認為應當明確限制,置換指標不能用於產能利用率還達不到有關部門和協會設置的目標值的地區。

此外,崔星太還建議加快淘汰32.5等級通用硅酸鹽水泥,除了部分偏遠山區,應當淘汰2500t/d及以下的生產線。

中國建材副總裁:水泥產能置換新規或是“劣幣”驅逐“良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