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份“最適合學生的城市”排行榜出爐,倫敦位列首位

有一份“最適合學生的城市”排行榜出爐,倫敦位列首位

北京、上海、南京分別排名第 26 、29、88。

5 月初,英國教育組織 Quacquarelli Symonds 宣佈了 2018 年"最適合學生的城市(Best Student Cities)"的 QS 全球排行榜,倫敦第一次位列榜首。前兩年的第一名分別是蒙特利爾和巴黎。

2018 的排行榜上一共有 100 個城市,中國有 5 所城市入選,名次從高到低分別是香港(第 12 名)、臺北(第 20 名)、北京(第 26 名)、上海(第 29 名)、南京(第 88 名)。據 QS 官方介紹,這項排名有六項衡量標準:生活成本可負擔性(affordability)、對學生的吸引力(desirability)、當地就業市場(employer activity)、就讀學生組成(student mix)、就讀學生的看法(student view)、學校排名(university rankings)。

令人驚訝的是,前 10 名中沒有一個城市來自高等教育位居世界前列的美國,紐約和波士頓剛剛進入前三十的行列。而德國有兩個城市位列前 10,分別是柏林和慕尼黑。

有一份“最適合學生的城市”排行榜出爐,倫敦位列首位排名前十的城市 / QS Top Universities

有一份“最適合學生的城市”排行榜出爐,倫敦位列首位北京的各指標排名 / QS Top Universities

有一份“最適合學生的城市”排行榜出爐,倫敦位列首位香港的各指標排名 / QS Top Universities

有一份“最適合學生的城市”排行榜出爐,倫敦位列首位上海的各指標排名 / QS Top Universities

排名第一的倫敦,從前兩年開始,就已經在"就業市場"和"名校數量"這兩項指標上表現得很突出。在 2018 的 QS 世界大學排名中,倫敦有 17 所學校都光榮上榜。這座城市不缺名校,不缺文化多樣性,它的缺點是生活成本太高。今年排行榜的所有城市中,生活成本最低的是匈牙利的布達佩斯和馬來西亞的吉隆坡。

在 QS 研究組的另一個調查中,國際學生對學校最看重的兩個要素,一是教育水平,二是學校所在地對國際學生是否友好。在 67000 名申請者參與的"國際學生調查"中,有 39% 的歐洲學生認為英國脫歐使得他們不太想去英國讀書了。他們的擔憂在於,英國脫歐後學費會上漲,對歐洲國家的學生也會不太歡迎。

而在英國讀書實際上要花費多少錢?據一項統計,英國本地和歐洲國家的學生每年支付的學費是 9250 英鎊(約合人民幣 79609 元)左右。國際學生在英國一年的學費大約是 10000 英鎊(人民幣 86064 元)到 38000 英鎊(人民幣 327043 元)不等。人文社科類學位的學費是最便宜的,科學、醫學學位價格更貴。再加上生活費用,一年下來,一個國際學生在英國的花費的確不菲。申請英國的學生簽證時,申請者要保證銀行賬戶中每個月至少有 1050 磅,來支持其在倫敦的基本生活。早前,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Higher Education Policy Institute)發表的報告說明,國際學生每年為英國經濟貢獻了 20 億磅收入。

排名第二的東京在"吸引力"指標上表現得很出色。具體來說,一座城市對學生越有吸引力,這所城市安全係數越高、汙染越少、生活質量也越高。而在所有上榜的城市裡,多倫多是"最有吸引力"的城市,東京和阿姆斯特丹緊隨其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