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圖鑑:本土化場景塑造是真實,還是誇張?

相較於此前生搬硬套的海外劇翻拍,國產版的《女子圖鑑》的表現尚可。無論是從話題度還是從本土化改造的方面來考量,其引發的一波波關於北漂/滬漂的討論可見一斑。

但是細看話題或討論,國產版的《女子圖鑑》在本土化的過程中,既有著可以打動北漂滬漂的情節,又有著令人不敢苟同的觀點和不吐不快的槽點。

場景:地下室、自助餐、飯局等元素運用突顯真實生活

劇中很多細節跟現實中人們所經歷的北漂還是有很多吻合之處的。

如女主初到北京,住在信號很差的地下室,和高中同學擠一張床,其實也是很多北漂一族的真實現狀,就這一點就比很多披著職場劇外衣的時裝劇顯得更加真實。

女子圖鑑:本土化場景塑造是真實,還是誇張?

此外,還有很多元素也符合劇中時間與空間的設定,例如紅色推蓋諾基亞手機、清河、世貿天階、騎單車、金錢豹自助、以及一些無法言說的其他故事。

同時,對於中國式飯局的場景刻畫也顯得尤為真實:男人們在酒桌上談生意,陪襯的女孩兒們就像“桌上的菜”。其中舞蹈專業的女生被要求臨時跳一段的場景簡直就是“馮小剛”新年宴會的重現。

女子圖鑑:本土化場景塑造是真實,還是誇張?

場景:忽視現實的誇大“城鄉”差異

在電視劇《北京女子圖鑑》中,北京被塑造成了一個閃閃發光的夢想之都。主角從成都來到北京,用星星眼望著閃爍不定的都市霓虹和高樓大廈,這一場景顯得尤為尷尬,也不現實。

首先我們必須得清楚的認知到,中國城市發展已經相對平衡趨同,成都與北京之間會有天差地遠似的距離嗎?這是不可能出現的;其次,想要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工作,學歷是非常重要的,經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卻攜帶著“不見大世面”似的村姑氣質,顯得超不現實。

女子圖鑑:本土化場景塑造是真實,還是誇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