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病离家,4年治愈却被弃一生,2万人和他有着相同的命运

麻风病,曾经是历史上最恐怖的疾病之一。一旦被感染,患者往往立刻被族群驱逐。全世界莫不如此。

为了避免麻风传播,他们曾被进行了地域上的隔离。然而在被治愈几十年后,那种隔离早已不仅仅是地域上的,更多的,是在心里。他们,成了一个没有故乡的群体。

春去夏来快到秋,华年逝水付东流。

幼小不幸遭顽疾,别井求医数十秋。

治愈归来肢残缺,胸怀抱负志难酬。

……

参加巴西的国际会议是孔豪彬一生的骄傲

得病离家,4年治愈却被弃一生,2万人和他有着相同的命运

孔豪彬和妻子郑买好的合影

孔豪彬一直珍藏着自己母亲和妹妹的照片

出于保护自己和自己的家庭,很多人都选择了相似的方式,去抛弃和遗忘这些得病的亲人。1953年,29岁的马浩祥得病与弟弟告别,至此再也没有通过话,见过面。马浩祥至今清楚地记得弟弟的话:“有困难,我可以在经济上支持你,但是,你不要回来。回来,就没有兄弟做,我就和你翻脸。”

得病离家,4年治愈却被弃一生,2万人和他有着相同的命运

马浩祥

得病离家,4年治愈却被弃一生,2万人和他有着相同的命运

何付华的床铺

第二天是迁坟的正日子,何付华穿上了一件雪白的新衬衫。他的姐姐弟弟们,自顾忙着,交谈着,也不与他理会。何付华背着包,只能默默地在一边。

得病离家,4年治愈却被弃一生,2万人和他有着相同的命运

何付华默默站在一边

直到新坟完工,大家散去,何付华才独自点了蜡烛,烧了香,做了些儿子该做的事。问及何付华的弟弟和姐夫,他们对何付华在广东的生活是否了解,他们答:“反正有国家管着他,不必家里人操心,就行。”家人怎么想自己,何付华其实心里都清楚。他在日记中写到:“我感到绝望,我需要家庭的温暖,但这一切的一切是很难实现的。回想这三十年,内心充满矛盾。想家,想亲人们,但又不愿意见到他们,我连自己家都不入。” “我不会再回老家了,回不回都一样,”何付华这样说。

何付华站在母亲的坟前

故乡很近,飞机火车,回到地理意义上的家乡,并不是难事。然而,存在于心底的故乡却容颜尽改,令人左右不适,想要逃离。梁其姿在她的《麻风:一种疾病的医疗社会史》一书中总结:有时候,一个有家人的康复者还比不上一个无亲无故的病患更显得自在。因为在某种程度上,后者已经被世界拒绝,不再有希冀,所有的念想只能埋于心底。找得到亲人抑或找不到亲人,结局都一样。何付华,终究还是跟马浩祥、孔豪彬,没有了不同。2012年,中国承诺到2020年消除麻风病危害(包括消除麻风病所带来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危害)。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消除麻风病危害的国家,而不仅仅是“治愈”。我们终将生活在一个没有麻风的世界。但这个没有麻风的世界的诞生,究竟是因为凋零而忘记,还是因为爱而和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