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摩詰經》第四講:佛學辨識,詭辯之才,維摩詰

優婆離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人(釋迦摩尼佛的國家)。出身首陀羅種(印度四種族中最低等的奴隸、窮人),為宮廷之理髮師。佛陀成道第六年,王子跋提 、阿那律、阿難等七人出家時,優波離亦隨同出家。成為佛陀廣開門戶接納各種群體的開端,由於出身很低微,從小身體也不是很好,後來潛心戒律,在過程中受到很多僧侶的攻詰,佛祖幫他澄清,佛祖入寂以後,第一次集結大迦葉讓他整理律藏。同時可以看出在佛法當中是不論貴賤的,由於優婆離入佛比較早,排名也在十大弟子中,相反,那些即使很早就進比丘團體的,名望還沒有優婆離高,體現眾生平等性,資質的優劣性。

《維摩詰經》第四講:佛學辨識,詭辯之才,維摩詰

羅候羅,釋迦摩尼佛的兒子,當初釋迦摩尼佛在出家之前,國王讓他留下子嗣,然後娶拘利城耶輸陀羅公主為妃,等到產下羅候羅之後,然後去外出修行,等到兒子羅睺羅十多歲的時候釋迦摩尼佛回家布法,兒子自己跑去釋迦摩尼哪裡說要出家,成為舍利佛足下的弟子,第一個沙門,待到二十多歲證得佛法,讓他具足戒成為比丘,成為密行第一人,就是什麼東西都沒留下,秘密的行使佛法,所以歷史上沒留下太多他去世的消息,根據他生母之言,應該在耶輸陀羅公主(生母)以前去世,也在佛陀之前去世。

《維摩詰經》第四講:佛學辨識,詭辯之才,維摩詰

阿難,提婆達多的弟弟,白飯王的兩個兒子,性格完全不同,提婆達多想殘害釋迦摩尼,因為佛祖不教他神通廣大的法門,多次在僧團惹是非,甚至連自己的親弟弟都不放過,而阿難則處處維護釋迦摩尼佛。由於阿難比較帥氣,所以被外界干擾比較多,佛祖最開始定的規矩是不讓女性參與佛法,後來是阿難跑到佛祖哪裡爭辯,然後才允許有比丘尼(女性比丘),而第一個比丘尼就是釋迦摩尼的姨母,也是其養母,由於釋迦摩尼佛的母親去世比較早,所以當時就是交給母親的妹妹憍曇彌撫養,最開始對這件事情比較反感,釋迦摩尼佛不允許,後來在阿難的爭辯中同意,後來釋迦摩尼佛的老婆也入了佛教。至於阿難為何一直沒有悟出佛教,原因在於太帥了,導致很多女性入了比丘尼很多都是帶有目的性的,一直很困擾阿難,經常求教佛祖。平時由於十大弟子中其他的都經常出去弘法,阿難和大迦葉在佛祖講述佛法時常在佛祖兩邊,所以這也導致後面在大迦葉第一次集結時讓阿難整理佛經(比較聰明,記憶力比較好,常侍佛祖左右,把佛祖說過的話,做的事情用口述的形式寫下來),等到阿難證得佛法之後,大迦葉就離開了,去修行了,阿難成為佛法繼承人。至此大迦葉成為付法藏第一人,阿難成為付法藏第二人。

《維摩詰經》第四講:佛學辨識,詭辯之才,維摩詰

《維摩詰經》第三品,弟子品

佛祖對優波離說到:你替我去看望維摩詰吧,優波離說到,世尊啊,我不能勝任,為何,以前有二個比丘觸犯了戒律,覺得很恥辱,不敢向佛祖稟告,跑過來對我說:喂,優波離!我們犯了戒律,真誠的感到恥辱,不敢對佛祖說,願意你幫我們解釋疑惑,免除我們內心的不安。我當時就替他們解答,當時維摩詰過來對我說:喂優波離,不要在增加這兩個比丘的罪過了!真想出掉這個,就不要干擾他們的心。為何呢,他們犯戒的本性不在內,也不再外,也不再中間,就像佛祖說的。心裡面有汙垢那麼眾生就會有汙垢,內心乾淨眾生也乾淨,心不在內,也不再外,也不再中間。心上有了這些,汙垢就出來了,法也是一樣。和你優波離一樣,當你心相得到解脫,裡面還有汙垢嗎?我對維摩詰說到:沒有,維摩詰接著說道:一切眾生,心相本沒有汙垢,就是這樣的,還有,優波離!妄想是汙垢,沒有妄想就是清淨;顛倒是汙垢,不顛倒就是清淨;把我當做是姤,不是我就是乾淨。優波離!一切法出來和消失都不在你心中,像幻相和閃電一般,所有的法不要有區別,一直要達到沒有念想在心中;所有的法都是妄見,像夢像火焰,像水中的月亮,是自己的妄想出來才有這些東西。知道這一點,你才能叫“奉律”;知道這個道理,才叫正解。於是那兩個比丘說到:大智慧啊!優波離都不能達到,這個在遵守戒律之上但是又無法用語言表達。我說到:自從離開如來(釋迦摩尼佛),從來沒有聽到過如此菩薩心的說教,他的聰明慧達,就在這裡。當時那兩個比丘疑慮就消除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當時發誓:一定要讓眾生得到這個道理,所以我也不能去(這個意思講解和禪宗六祖的那首詩一樣,塵埃不會讓鏡子的本“性”改變,有了塵埃他就不是鏡子?心中的那塊鏡子不要讓塵埃矇蔽了,庸人自擾,請教別人,是覺得自己這塊鏡子有汙染,而優波離講解戒律就是把自己站在了正義的一邊,犯戒的就是顛倒戒律,不犯戒就是清淨,這都是錯的,不要讓犯戒的人心中覺得自己的汙穢不堪,別人哪裡才是清淨,要讓大家明白妄想是虛假的,這樣才能正確行使戒律)

佛祖給羅候羅說到:要不你去吧,羅候羅說到:世尊我也不堪此大任,為什麼呢,毗耶離那些長者的兒子跑過來問我,給我稽首怍禮,對我說到:喂,羅候羅!你是佛祖的兒子,捨棄了國王王位不做,出家當比丘,有什麼好處?我當時告訴他們出家之後的功德好處,當時維摩詰跑過來對我說到:喂羅候羅!不應該說出家有哪些功德好處,為什麼呢?本來就沒有什麼功德,才叫出家;有哪一部佛法講了,出家有什麼功德好處。出家人,無為才是佛法,無為法才是最好的,沒有好處沒有功德。羅候羅,出家人沒有這裡沒有哪裡,也沒有中間;脫離了六十二見(婆羅門教義,佛教說外教有62種),才是涅槃;智慧的人學到的,和聖人做的一樣;降服所有的魔道,度五道(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淨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得五力(定力、通力、借識力、大願力、法威德力);不惱怒他人,遠離世間的紛擾;摧毀外道,擺脫虛名;出淤泥,但是不沾染;內心什麼都沒有,就不會受到干擾;沒有干擾,內心裝滿著歡喜;保護別人的想法,自己禪定,脫離大家的過錯,如果能這樣,才叫出家。於是維摩詰對那些長者的兒子說道:你們處在正法中,應該出家,為何?學佛聞法不在時間久暫,一旦離了佛心就曠劫難遇。若能會合佛心,瞬息便能見佛。所以, 生值佛世難 其實並不難;只要我們專心,便能於瞬息之間見佛聞法(原文:佛世難值),那些長者的兒子說道:居士,我聽說佛陀是這麼說的:出家要徵求父母之言,父母不同意我們不能出家。維摩詰說到:是的,你們發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就是出家了,都具備了。當時三十二個長者的兒子,都發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所以我也不能勝任

佛祖讓阿難去,阿難也推辭:世尊我也不能去 ,為何呢?當初你患了病,應該要用牛的母乳,我就拿著缽,在婆羅門家的門下面等著,當時維摩詰過來對我說:喂,阿難,這麼大清早的,拿著缽在這裡幹嘛?我說:居士,世尊現在身體有點小毛病,要用牛乳才能治,所以來這裡。維摩詰說到:快停下來,停下來!阿難!不要這麼說,如來的身體,是金剛的軀體,所有的煩擾都斷除了,把慈悲心教授給大家,哪裡會有疾病?哪裡有什麼煩擾?你還是沉默吧,不要誹謗如來了,別讓那些外道聽到這種言論;更不要讓那些天生的佛祖和各個地方的菩薩聽到這樣的話。阿難,國王缺少福德都沒有太大的毛病,像如來這樣的有無量福德的人不是比他們更厲害!走吧,阿難!別讓我感到這樣的恥辱。那些外道、婆羅門聽到這樣的話,會這樣說的:什麼叫做大師,自己生了病不能獲救,怎麼還去救濟他人?你要趕緊秘密的離開,不要讓別人聽見了。你要知道這一點,阿難,所有如來的身體都是法身,不是有思欲的身體。佛祖作為世尊,是經歷過三界(欲、色、無色);佛祖的身體沒有缺點,所有的缺點都沒了;佛祖的身體是無為的,不會掉到劫數里,度化和脫離眾生的身軀,走吧,阿難!今天這個事情也不要感到慚愧。世尊啊,維摩詰的智慧和辯才,就像這樣,所以我也去不了。

餘下的還有一些維摩詰和諸菩薩的對話,我就不在講述。至於和阿難的對話,我個人覺得純粹的扯淡,狡辯。釋迦摩尼佛從來沒說病了不去醫治的話,雖然生死無常,再者說,有那個醫生能給自己看病做手術的!醫者救人,也要被救。佛祖渡人,你若是佛,當懂佛意,你若不懂,只能詭辯,此為慈悲心,也為良知。不管怎樣,堪稱心學典範,維摩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