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蘇達理”社科人文基地行 走進崑山 品讀城市發展與文化傳承

“崑山是改革開放較早的地區,城市開拓精神強,包容性大。近年來,崑山的經濟社會發展迅猛,令人刮目相看。”近日,“知蘇達理”社科人文基地行開啟“崑山站”之行。來自蘇州中小企業金融研究中心的劉廣偉和近20位蘇州金融圈人士一起走進崑山。大家在市科技文化博覽中心“改革開放成果展”中,感受近年來崑山所發生的巨大變化;在錦溪古鎮的民間收藏博物館群中,品味傳統文化人文風貌。

崑山市科技文化博覽中心探尋“強富美高”新崑山的發展足印

流暢的弧狀建築,如山巒、如流雲;球狀穹頂與外層透明的網架空間,似明月、似珍珠——佔地面積3萬平方米的崑山市科技文化博覽中心,展現的是一種“清風朗月、高山流水”的如詩如畫意境,是古代文明與現代科技有機的結合。在這裡,崑山市改革開放成果展、崑崙堂美術館兩個公益展館,不僅展示了崑山歷史文化和城市魅力,更展現了崑山社會建設和科技文化的發展進程。這兩個公益展館常年對外免費開放,年接待參觀人次達5萬多。

“崑山市改革開放成果展”位於科博中心二樓,展廳面積3200平方米,“成果展”藉助3萬多文字,近千幅圖片、40多段多媒體等表現手法,分六個部分全面講述了“崑山之路”的五大轉變和崑山打造“三大名城”的生動實踐,全面展示了崑山改革開放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加快建設“強富美高”新崑山的宏偉藍圖。“‘崑山之路’歷經‘農轉工’‘內轉外’‘散轉聚’‘低轉高’‘大轉強’等五大轉變,使崑山走在了江蘇‘兩個率先’的前列。”來自蘇州產權交易中心的徐萍邊聽著現場講解,邊認真地看著展板上的圖文介紹。在一塊展示崑山現代金融業加快提升的展示屏前,來自寧波銀行蘇州東吳支行的徐音看到崑山建起了金融街、財富廣場、基金產業園時表示,近年來,崑山加快引進銀行、擔保、信託和風險投資等金融機構,做大產業基金擔保、基金創投風險基金規模,使財富驅動成為了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崑山是江南人文宜居名城,注重文化建設,注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彰顯開放融合、現代文明的人文魅力,營造安居樂業、舒適便利的生活環境。在一塊電子顯示屏前,兩臺健身自行車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原來,依靠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參觀者只要在自行車上慢慢騎行,眼前的電子屏上就會滾動出現崑山周莊、錦溪、千燈、巴城等古鎮風貌。“騎遊崑山,這個創意不錯。”中小企業金融研究中心的沈雁雲第一個坐到自行車上,慢悠悠地踩著車,通過眼前出現的一幅幅畫面,感受崑山古鎮的文化魅力。

位於科博中心三樓的“崑崙堂美術館”,是崑山市人民政府為珍藏和展示旅日收藏家朱福元、方韋夫婦捐贈的幾百件歷代名家書畫而建造。最近,這裡正在舉辦“建館後所收藏書畫精品展”,所展50餘件作品主要為政府撥款資金所購藏,是開館十六年來收藏書畫的彙報展。現場,大家仔細觀賞了展出的書畫作品,紛紛表示,崑崙堂美術館致力於歷代書畫家作品的收集和研究,是展示崑山地方文化的宣傳窗口。

錦溪民間收藏博物館群 感受江南水鄉古鎮的傳統文化意蘊

“一溪穿鎮而過,夾岸桃李紛披,晨霞夕輝,盡灑江面,滿溪躍金,燦若錦帶……”錦溪,是一座有著2500餘年歷史的江南水鄉古鎮,素有“36座橋,72只窯”之美譽。諸多的人文勝蹟和獨具明清特色的古建築群,使其盡顯江南水鄉特色。在0.96平方公里的古鎮核心區內,依舊保存著一河兩街,小橋、流水、人家的格局,先後被授予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特色文化(民間收藏)鄉鎮等稱號,並逐步形成了以館藏為基礎的文化旅遊特色,被譽為“中國民間博物館之鄉”。

在錦溪古鎮,大家先後走進張省美術館、壺文化館、中國古磚瓦博物館、馬若特泥禪坊等四家民間收藏博物館參觀。在張省美術館,大家認真欣賞著每一幅畫作。當得知張省是錦溪籍著名中青年書畫家、劉海粟大師的入室弟子,並以畫葡萄而著稱時,陳杰、許聞天等幾位來自銀行系統的小夥子紛紛拿出手機對著展示的幾幅葡萄畫一陣猛拍。在壺文化館,從明代初的無名氏壺一直到近代的彩繪名壺,吸引著大家駐足欣賞。一把重約1.5噸的特大“東坡提樑壺”,讓大家對中國的壺文化歎為觀止。

磚瓦的發明開啟了人類社會住宅文明的曙光,推動人類步入了初始文明。在中國古磚瓦博物館,從良渚紅燒土磚塊,到秦代中空薄壁的空心踏步磚,從漢代城磚,到西晉紀年磚,還有錦溪金磚,堪稱一部磚瓦發展史。“參觀中國古磚瓦博物館,就如同瀏覽人類社會的發展史,感受我們中華民族的古文明。”許聞天說。以農民眾生相為載體,展現了火熱的農村生活和傳統民俗的馬若特泥塑作品,粗獷樸實,內涵深厚,刻畫細膩,給人以深深的藝術感染力和生命震撼力。看著一件件泥塑作品,蘇州中小企業金融研究中心的唐朵朵被作品展現出的濃厚的傳統文化魅力所感染。“錦溪古鎮以人文為內核,這些民間收藏主題博物館,實現了古鎮傳承弘揚傳統文化的現實意義和價值取向。”唐朵朵表示,參加此次“知蘇達理”社科人文基地行活動很有意義,“通過一天時間,感受到了崑山日新月異的變化發展和底蘊深厚的傳統文化,讓我對崑山有了新的認識。”

參觀

感言

劉廣偉:生活與工作在這座美麗的城市,我們瞭解蘇州嗎?瞭解所處的時代嗎?這次有幸參加了市社科聯與姑蘇晚報聯合舉辦的“知蘇達理—社科人文基地行”活動,知曉蘇州,通達事理,這樣的活動很有意義。

許聞天:漫步錦溪古鎮,河巷縱橫,青衣烏篷,磚瓦金石匠心常存,烏飛兔走了無痕;專訪崑山科文,東作西成,展翅鯤鵬,改革開放日異月更,蒼天不負有心人。

曾紅華:秋初,高遠的天,爽朗的風,我們跟隨“‘知蘇達理’社科人文基地行”的腳步,來到崑山。這次行走,一路風景,一路翻閱歷史長卷。

陳杰:非常感謝市社科聯與姑蘇晚報聯合舉辦的這次活動,讓我對崑山有了更多的瞭解,也親身體驗了這座城市的韻味、特色與厚重的積澱。更主要的是,活動的組織方非常用心,活動形式寓教於樂。

金歡:一路行來,受益頗多,真正明白了何為“知蘇”。今後,我會繼續我的“知蘇達理”行,讓知識從書本延伸,從而成為真正“明理”的蘇州人。

吳伶曄:通過此次活動,崑山在我的印象裡從朦朧到清晰。它的歷史進程,深蘊的人文文化,先進的科學技術都深深地烙在我的心中。在此次活動中,我們還走進錦溪古鎮,小橋流水、弄堂間的民間小吃勾起我兒時記憶,感受到了濃濃的傳統文化魅力。

孫康:知曉蘇州,通達事理。此次活動讓我們深度瞭解了崑山的歷史發展,對蘇州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深刻感受到蘇州的飛速發展,以及濃厚的歷史人文底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