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军事政变频繁,但中国的一个举动,或将为其“小救星”

泰国军事政变频繁,但中国的一个举动,或将为其“小救星”

泰国虽是国人倾心的旅游之地,不过,这里却时常发生军事政变。从1932年建立君主立宪至今,泰国发生了近二十次政变,平均四年一次,不得不说频率太高。军方、王室、佛教、民选政党各方势力你争我斗,红衫军和黄衫军争斗不止。

不过,虽然泰国军事政变频繁,可是泰国社会却能大致稳定,国家也未发生内战,不然就没有国人的泰国之旅了。泰国为何政治动乱之下却能保持社会稳定?是佛祖保佑?云石君将做具体分析。

第一、中央集权无法实现

大家知道,中国自古便是中央集权的典范,国家政治经济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政府手中,利于社会稳定。

不过,因权力高度集中,会增加国家内部各利益集团发动军事政变的风险。同时,只要政府在政治权力架构中留下通道,给予外来者足够的进入和上升空间,并形成合理的博弈规则,便可将矛盾限定在内部的政治斗争层面,而不至于要通过军事政变这种强破坏性的手段来解决。

那怎样才能实现中央集权政体?其中的最基本条件,便是文化的同一性,这样国民差异性不大,才更容易管理,矛盾可以调和。

泰国军事政变频繁,但中国的一个举动,或将为其“小救星”

不过,泰国的统一国家认同,是建立在宗教体系和王室道统之上的,这并不足以打造一个具体化的高度集权政治体制。

而作为中南半岛乃至东南亚的地缘核心,各方势力都关注着泰国内政,而泰国在阻挡外部势力进入的实力稍显弱小。

文化与外部政治势力的双重制约,泰国要走中央集权来避免军事政变的难度很大。

第二、分权民主的功效有限

泰国资源有限,人口多达七千万,要整体实现现代化,大力发展制造业、积极推广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必经之路。不过却有困难:

一方面是慵懒的国民性格。因泰国的气候所致,夏季湿热漫长,从事体力劳动时的身体舒适度较差,劳动效率和劳动积极性向来不高。

在工业制造,尤其是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制造,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很高,此种环境下,效率自然不高。虽然,现在有空调,但并非人人都能在室内工作。

另一方面使中国影响了泰国的转型。当日、韩、港、台相继相继完成产业升级后,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依然会陆续迁往东南亚。但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加入了制造业的竞争当中,人民吃得苦,国家政策好,造就了一个史无前例的世界工厂。

而泰国并不能与中国竞争。再加上其实力有限,在金融市场上无法抵挡国际资本的洗劫。这些都导致了泰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经济长期停滞,工业也大量流失。

但泰国开放多年,有一定的地缘资本,通过商业、残存工业以及旅游业等行业的继续发展,也培养了数以百万计的中产阶级。这部分人主要生活在曼谷,他们和统治阶级一起,共同构成泰国的有产阶级。

少数统治者、一定数量的中产阶级、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平民,构成了泰国的社会阶级。

这种金字塔状的社会结构虽不如橄榄形社会结构稳定,但也有像印度这种类似结构,采用民主政体的国家,就比泰国稳定得多。

泰国地处各方势力交汇之处,自身力量较弱,难以抗拒外来文明影响。所以,不能实施像印度一样的思想禁锢扼杀底层百姓物质欲求的办法。

外部现代文明一旦影响加深,会触发国民强烈的物质渴求,可是,泰国工业化无法满足国民的需求,希望渺茫。于是,国民长久积累的不满情绪,必然会反映到政治层面,这就为泰国的政治稳定带来了危机。

而泰国采用的是西式选举制度,有如西那瓦家族一样,为了上位就会拉拢广大平民阶级。不过,现实中,遭到了包括上流阶级和中产阶级在内的所有有产阶级一致反对。

这又是为何?还是经济在作祟。

西那瓦家族利用农民的支持赢得选举,一旦掌权,则必须回报农民,否则将被其抛弃。

实现泰国的农民最需要的是更好的物质生活,有两种方法。

一是,把蛋糕做大。大力发展经济,使社会财富总量大幅增加,再辅之以合理财富分配方式,逐步满足中下层百姓的物质需求。

具体通过大规模工业化,为农民提供能够赚取更高收入的工业岗位,尽量摆脱仅能维生的传统农业,增加他们的物质财富。

不过,前文提到了,中国因采纳了这种模式成了世界工厂,而断了泰国的路。

二是,分蛋糕,直接对社会现有财富重新分配,这无疑相当于劫富济贫。

王室、寺庙、资本家,甚至是中产阶级怎能忍痛割自己的肉?于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有产阶级必须阻止代言农民的政治势力上台。

但泰国作为一个采用西式民主制度国家,政府由普选产生。整个国家有产阶级的人数不过几百万;而农民手头的选票却有数千万张!换句话说,无论怎么选,西那瓦们都会取得胜利!

于是,军事政变不可避免。农民虽人多,但社会主要资源掌握在有产阶级手中。有产阶级可以通过动用军事力量,将西那瓦家族驱逐下台,这也算是对“体制内造反势力”的一种反制。

不过,军事政变后,政变家们的路又向何方?

短期内,泰国可以实行军管,单泰国不具备集权的条件。如果军管长期持续,政府与农民,甚至政府内部各派系之间的冲突将愈演愈烈,在缺乏民主政体作为缓冲的情况下,这种冲突必然会将国家引入内战。

绕了一大圈后,泰国还是只能实行民主制。于是,受农民支持的政治势力又会通过选举上台,迫使有产阶级再以军事政变镇压。这种恶性循环,要怎么解?

解铃还须系铃人

前文以分析,泰国难以做大蛋糕,所以才会有农民与有产者的对抗而持续动荡。但如果蛋糕能做大呢?蛋糕又怎么能做大?

我们提到了,中国抢了泰国发展工业的机会。不过,现在,中国又可以给泰国做大蛋糕的机会。为什么?

泰国军事政变频繁,但中国的一个举动,或将为其“小救星”

现在的中国非十几年前的样子,经济上了好几个层次,国力大幅增强,也给泰国提供了机会。

首先,中国产业的转移。大家知道,中国的诸多低端产业开始逐渐从沿海转移,虽大多转向了中国内地,但也有相当部分转向东南亚,也为泰国重建制造业提供机会。

在产业转移过程中,中国必然会借此机会打造自己主导的经济圈。而与中国关系密切的国家,在承接转时会得到更多来自中国方面的支持。

其次,中国资本的输出。随着中国社会财富的增加,向外输出也逐渐增多。对泰国来说,一方面,若能获得来自中国的贷款,以及高铁等重大工程项目,便能极大改善其国家的基础设施条件,创造经济价值、提振其国家的竞争能力;另一方面,中国入泰的观光客不仅带来巨额外汇,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不少的朋友有去过泰国,或有去泰国旅游的打算,无疑,你们都是名副其实的“小救星”。

总之,对泰国而言,在当今世界的主要经济体中,中国与其地缘关系最为紧密,对其经济的带动也相对明显。同样,泰国在中国的地缘战略布局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中国有理由扶持泰国。虽然,现阶段的中国并不能充当“拯救”泰国的超人,但从长远趋势看,泰国想解开国内政治困局,依靠中国是最佳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