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长城传媒丨道法自然——张明虎书法作品

新长城传媒丨道法自然——张明虎书法作品

阳春,红河谷山花烂漫,姹紫嫣红。张明虎依山而上,乘索道,穿越红桦、冷杉林带,漫步林荫之中,观拜大小文公庙,跨太白明珠,登临绝顶,俯瞰关中平原,渭水飘飘,仰观太白积雪之神奇,拨仙绝顶之巍耸。他的脑海思绪滔滔,顿悟出自然的形象仿佛草书中的点线,从而开启他道法自然的人生。

新长城传媒丨道法自然——张明虎书法作品

草书它出现较早,从汉代初期,书写隶书时因有“草率”书写而形成,由于汉章帝喜好草书,因此被称为“章草”,是一种隶体草书。章草字字独立,接近于行草。楷书出现后,又演变成“今草”,即楷体草书,写字迅速,往往上下字连写。一般把王羲之、王献之等人的草书称为今草。草书传承至今,涌现诸多名家,其中就有当代的张明虎,他从小酷爱书法,遍临欧,柳,颜,赵及二王各种书体,近年来,专研近代书法家于佑任标准草书和孙过庭书谱,智永楷书草书结构及章法,又临写历代名家及现代田氏兄弟欧楷。

新长城传媒丨道法自然——张明虎书法作品

新长城传媒丨道法自然——张明虎书法作品

草书的笔法最为丰富,张明虎已深刻理解“提按之间”四字。在擒纵转折上,擒谓收得住,纵谓放得开,转折谓行笔之圆方,这些都源于提按,提按间,按不为死,提不显虚。这道理深通于孔子的“中庸”之意,心能使腕,腕能转笔的自由境界是他心之所及的。

新长城传媒丨道法自然——张明虎书法作品

新长城传媒丨道法自然——张明虎书法作品

新长城传媒丨道法自然——张明虎书法作品

新长城传媒丨道法自然——张明虎书法作品

新长城传媒丨道法自然——张明虎书法作品

草书贵在势。张明虎讲究其势注重行笔,书写中用笔要荡得开,提得笔起,以腰为轴,执笔手臂至腰不能僵,要圆和轻松,用力才不滞。双足抓地,不能虚空,全身整体之力贯至笔端,古人讲杀锋入纸,说的也是这种力度感。除重视技法外,作品的提炼更在心胸上。胸中有丘壑,终可入真境。

新长城传媒丨道法自然——张明虎书法作品

新长城传媒丨道法自然——张明虎书法作品

新长城传媒丨道法自然——张明虎书法作品

新长城传媒丨道法自然——张明虎书法作品

“一字千字,准绳于画”。他的书法线条给人以美感。无论线的外表或柔或刚,均内涵劲力,线条有轻重徐疾,顿挫起伏,形曲势直的变化,或优美流畅,或厚重凝练,或柔润遒劲,都能体现出“力”的美。

新长城传媒丨道法自然——张明虎书法作品

新长城传媒丨道法自然——张明虎书法作品

新长城传媒丨道法自然——张明虎书法作品

在追求线条动荡感上,张明虎倾注他的激情,其线以中锋用笔的“圆”为基础,“圆”是立体的,代表无始无终、无中无偏,圆的线条最为流畅、柔顺,又最坚硬,圆有无处不在,无穷无尽的含意。草书用笔的缭绕,变幻莫测,一切楷、行、篆、隶的用笔之法都要糅合一气,用笔中的方圆、中侧、徐疾、轻重、提按、圆转等的笔法都可在草书的线中应用、变换。

新长城传媒丨道法自然——张明虎书法作品

张明虎的草书章法行距宽、字距紧,行距空白起到隔开两行字的作用,让作品整体有序,字的动与行距空白的静形成鲜明对比,产生美感。因字距间多有牵丝连带,故行气易贯,他从字的大小、斜正,做到字势不雷同。

新长城传媒丨道法自然——张明虎书法作品

从2004年,张明虎一直从事书法研讨和书法教学,书法作品在国内,国际多次获奖,自2009年以来书法作品五次入选韩国书法大赛,並获特选奖。2016年被CCTⅤ授予“陕西省优秀名星学校”,“宝鸡市优秀教育单位”,“陕甘宁十佳名星教师”;书法作品入选“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限量版发行邮册”,获时代先锋著名书法家称号;中国好品牌艺术人物榜品牌影响力书法家。

新长城传媒丨道法自然——张明虎书法作品

张明虎书法作品 室内效果图

张明虎荣获“中国长城文化金奖”,被授予“中国长城艺术家”荣誉称号。

新长城传媒丨道法自然——张明虎书法作品

眉县隶属陕西省宝鸡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西周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境内多次出土西周青铜器、战国编钟等国宝重器,2003年出土有27件西周青铜重器,被誉为21世纪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眉县哺育先秦大将白起、三国蜀汉名臣法正、唐代医学家王焘、宋代理学家张载等一代名流。抚今追昔,这片神奇的热土留下太多英豪的足迹,渗透无数劳动者生生不息、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张明虎用笔墨书写着身为眉县人的情怀与自豪。

新长城传媒丨道法自然——张明虎书法作品

新长城传媒丨道法自然——张明虎书法作品

新长城传媒丨道法自然——张明虎书法作品

笔走龙蛇烦不乱

书中优柔情浪漫

明虎清深志高远

笔情墨韵万古传

——长城君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