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河北,你吃過嗎?

河北不僅是一個旅遊的好地方,其實還是一個美食名吃的天堂,具體有什麼特色小吃,就讓七巷帶你瞭解一下吧。

1.【驢肉火燒】驢肉火燒是一種華北地區極為流行的漢族小吃,分為河間驢肉火燒和保定驢肉火燒兩個流派。廣泛流傳於冀中平原,後發展為南北兩派。滷好的驢肉伴著老湯汁加入酥脆的火燒裡面,作為河北省餐飲文化中心的保定,是中國第九大菜系--冀菜系的發源地,而處於這一河北餐飲中心的驢肉火燒經過勤勞的河北人民多少代人不斷地發展和推廣,終於使驢肉火燒聞名大江南北。

2.【煎碗坨】​承德盛產蕎麥;用蕎麥麵制的碗坨,是承德地方傳統風味小吃,已有200多年曆史。乾隆年間,皇帝巡幸熱河時,煎碗坨深受隨行的后妃們的喜愛。
舌尖上的河北,你吃過嗎?

3.【柴溝堡燻肉】柴溝堡燻肉是有名的熟肉製品,是河北省懷安縣柴溝堡鎮傳統的特色名吃。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它用柏木熏製而成,肥不膩口、瘦不塞齒是其一絕,且皮爛肉嫩,表裡一致,色澤鮮豔,味道醇香,肥不膩口,瘦不塞齒,風味獨特,營養豐富。品種主要有燻豬肉(五花肉、豬頭、豬排骨、下水),燻羊肉、燻雞肉、燻兔肉、燻狗肉等。
舌尖上的河北,你吃過嗎?

4.【長城餑欏餅】長城餑欏餅是河北秦皇島市山海關區特色傳統麵食之一,是山海關人人都愛吃的小吃。相傳明朝將領戚繼光率領以浙江人為主力的"戚家軍"鎮守山海關,北方粗糧較多,戍邊士兵生活艱苦,因此有人利用每年五月長城沿線餑欏葉鮮嫩時機,製成餑欏餅,粗糧細做,改善生活。​​
舌尖上的河北,你吃過嗎?

5.【氣鍋野味八仙】汽鍋野味八仙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特色名菜。主要原料是狍子肉,山雞脯,山兔,沙豐雞,冬筍,口蘑,青椒。將這些原料放入汽鍋內蒸制,汽鍋之蒸氣由上往下返,不跑氣。出籠時全室異香,湯清、鮮、熱而不膩、肉酥爛,味道鮮美醇厚,營養極為豐富。


舌尖上的河北,你吃過嗎?

6.【四條包子】四條包子鋪是一道來自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秦皇島山海關的美味可口的傳統名點,屬於河北菜。普通的麵粉,常見的餡料加工成造型美觀、口味獨特、醇而不霸、肥而不膩。1958年開業的老字號企業。因坐落在古城山海關四條這條街上而得名,其店初創時,服務質量比較高,吸引顧客較多,而名氣越來越大。
舌尖上的河北,你吃過嗎?

7.【蔚縣八大碗】蔚縣八大碗是蔚縣的傳統名餚,顧名思義,八大碗即指席上的主要菜餚數量,一般為絲子雜燴、炒肉、酌蒸肉、虎皮丸子、塊子雜燴、渾煎雞、清蒸丸子、銀絲肚等八類。八大碗有葷有素,烹飪精細,鮮美可口,是當地宴賓會客的名餚。
舌尖上的河北,你吃過嗎?

8.【金鳳扒雞】金鳳扒雞最早始於1908年,採用獨特的製作工藝,用蜂蜜對雞進行上色炸制,並用中藥秘方老湯煮制。具有一定的藥理功效和保健作用,上世紀80年代初,馬家雞的經營者們設計了"金鳳"作為商標,並在1984年正式註冊了金鳳扒雞的商標。


舌尖上的河北,你吃過嗎?

9.【南沙餅】​南沙餅又名八勾糖餅,是一道美味可口的傳統名點,屬於河北小吃。以白糖、青紅絲、瓜子仁、核桃仁及調料作餡,以麵粉、蕎麥粉和麵,包餡成型,烙制而成。酥脆、香甜、爽口,清康熙帝至平泉圍獵,食而贊之,遂為貢品。已有500餘年製作歷史。

10.【白肉罩火燒】白肉罩火燒,是河北保定的地方名吃之一,起源於清末,在中華旅行社出版的《中華小吃》中,它赫然醒目。它還是保定名樓義春樓的主要名吃之一。它的製作工藝精湛,挑選新鮮的豬肉,經反覆沖洗熬製,並將煮熟的肉片切成薄片,再配以撕成彩雲狀的火燒,用開過頭湯反覆澆製而成。它的吃法講究三吃六味,即以白肉罩火燒配合不同的輔料,便可以吃出不同的風味來,真是讓人回味無窮。它的營養價值更是值得一提,既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又不含過多的脂肪,白肉罩火燒真是又解饞又健康的食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