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哥评论」到书店培养气质,世界读书日,购房者和房企都要读书

「东哥评论」到书店培养气质,世界读书日,购房者和房企都要读书

今天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

众所周知,东哥爱读书,东哥爱郑州。

在我的家里和办公室,半面墙都是图书和碟子。我觉得读书是成本最低、幸福感最高的娱乐方式。

在【东哥探盘】过去文章里,我不止一次倡导读书;在【东哥探盘】群里每天早晨的“东哥心灵胡辣汤”,不止一次推荐好书。

「东哥评论」到书店培养气质,世界读书日,购房者和房企都要读书

在上个周日,我做的第一场【东哥读书会】中,我给各位东粉儿列了初步的书单:

1、《资治通鉴》;

2、《潜规则》;

3、《血酬定律》;

4、《毛泽东选集》;

5、《光荣与梦想》;

6、《金瓶梅词话》。

无独有偶,这两天,我看到康桥集团做了一系列和读书有关的活动:

康桥东麓园:吴晓波读书会《如何阅读一本书》。

康桥悦蓉园:河南教育广播知名主播联盟书单分享会暨公益书展。

「东哥评论」到书店培养气质,世界读书日,购房者和房企都要读书

「东哥评论」到书店培养气质,世界读书日,购房者和房企都要读书

在吴晓波读书日活动中,大家研讨:

为什么“人家”一年可以读百十本书,我却百十天也难完整地读下一本书?

为什么有些书,每个字都认识,放在一起就是不知所云?

为什么明明读了很多书,脑袋里还像是空空如也,什么也记不住?

为什么有的时候下决心读一本书,可书拿起来不到十分钟就犯困?

为什么“每天听本书”,听完了更迷糊?

为什么大师、牛人推荐的“必读书单”,我买了却怎么也啃不动?

读书,分人,分方式,分地点,同样的书,不同的人读出不同的韵味,正应了那句话“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挑选书籍,看序是个好方法,阅读序,可以窥见书中的文风和观点,有益的留无益的弃,做到“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而读书时也不要偏信一家之言,同一个事件观点应广取多家之言。

很好,很赞。

作为观察、关注、爱郑州的一个公民,我说过:郑州貌似很有历史文化,但现实的郑州是一个没文化内涵的城市。

我们在大街上找不到报亭,我们看不到更多在地铁上和公交上阅读的人群,我们仅仅有比较小众的读书分享会。

而在书店和图书馆里,只有小朋友和部分大学生在读书。

大部分人在干什么?在玩手机,在抖音,在挣钱。

同样,我们的郑州房企在干什么?卖房、发朋友圈节日海报、拓客、涨价、吹牛逼。

中国房地产行业一路跌跌撞撞走来,用10余年时间走完了国外几十年的路程,规模宏大的地产运动,尝试着不同手段、积蓄着各种能量,席卷了一座又一座城市的一切。高歌猛进地发展注定了基础不牢与浮躁,千城一面的城市,正是缺乏文化沉淀的结果。那么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开发商到底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城市又需要怎样的开发商?

如果将马斯洛需求套用在城市的发展需求上,我们会发现其共通之处。如今城市的发展,已经过了安全需求,现在到了认同需求的层次。

房地产在城市中扮演的角色也随着城市的发展而改变,今天的房地产已经从过去的空间提供者,升级到城市公共空间的提供者;由过去单一项目市场定位,转移到城市区域功能的选择定位转变。因为城市与生活在这里的人群,需要的不仅仅是建筑层面的物理需求,更注重精神层面的文化认同和归属感。

「东哥评论」到书店培养气质,世界读书日,购房者和房企都要读书

房企的社会责任升级,势在必然。

房地产对文化的传承、发扬与创造,是种必然趋势。在行业愈发成熟的现在,市场也相应成长到了更注重精神需求的阶段。

作为本土房企代表之一,康桥集团在文化价值传承和认同的理解上极具领先意义。

从过去10年间50余届的康桥论坛,到发布人文住宅白皮书《格5+》,从产品到理念,康桥带给客户更多品质保障和人文关怀的同时,也赋予居住和生活更多的文化价值,真正实现人文精神的回归。

例如最近的世界读书日,很多房企、项目都只是将其作为借势的热点,而康桥做的却不只是借势。

康桥集团从书架式的朋友圈创意九宫格,到目前各在售项目关于读书日的活动,他以品牌为主导,跨界联合包含自身康桥三知书局和回声馆、我在书店的三家书店,以及项目携手吴晓波读书会、河南教育广播、旧书换新等活动的配合打出组合拳。

康桥集团将其倡导的人文理念和生活方式,传递给更多人,唤起人群乃至城市对阅读的共鸣。

「东哥评论」到书店培养气质,世界读书日,购房者和房企都要读书

文化,不只是阅读。

城市文化的挖掘与建设,人文精神的提炼与传承,需要更多的工作去做。

2016年,郑州民谣歌手刘子芙的MV《老郑州的回忆》在康桥举办的品牌发布会上横空出世,唤起了很多人的美好记忆。这是对城市文化的发掘和传承。

从三厂的大院、豫剧、烩羊肉、胡辣汤到凤凰牌自行车、东方红影院,衣食住行满满的都是这座城市的记忆。这个由康桥出品的MV,不只是康桥对这座城市的理解,它所承载的地域文化和城市性格,更是一代人的回忆,一代人的情感归属。

【MV:老郑州的回忆】

【微电影:我的孙悟空】

同样是父女关系,在康桥出品的微电影《光》中,却是另一种表达。曾经是技术精湛的飞行员如今却整日酗酒的父亲,与叛逆的女儿如何破除心结,一个治愈又温情的故事,传递人与人之间、两代人之间的关爱与温暖。

「东哥评论」到书店培养气质,世界读书日,购房者和房企都要读书

【微电影:光】

作为康桥快乐营的宣传片,微电影《打击者》则更显励志。一个不同寻常的小正太,努力实现一个看似不可能的愿望,一个从未赢过的赛车手,笑容背后藏着多少辛酸。亲情背后是面对命运的坚强与勇敢。

「东哥评论」到书店培养气质,世界读书日,购房者和房企都要读书

【微电影:打击者】

仁爱之心,不只是爱外人,更要爱己人。

我之前在文章里真实记录过我被康桥一个保洁大姐投入爱之深情工作的场景打动的故事。

一部以康桥物业人真实故事改编的微电影《相伴》,让人深受触动,你看得到的微笑,看不到微笑背后的艰辛;你看得到努力,你看不到努力背后的辛酸,独特的视角讲述着康桥的坚持和人文关怀。

「东哥评论」到书店培养气质,世界读书日,购房者和房企都要读书

【微电影:相伴】

家家都在提人文地产,谁又几家地产公司下功夫去做了呢?

人文地产要求的是对人真正的关注和尊重。

一个房企,特别是大房企,不能只是追求赚钱,而要对他所在的城市有所建树,对他所在的城市发展有所贡献,对这个城市的文化建设有所提升,对这个城市的人的文明程度提高有所作为。

这样的房企,值得尊重。

至少,我看到了康桥集团在这条路上的努力和作为。

这种实打实的作为,远比那些假惺惺在朋友圈海报天天大谈风险大谈道德的企业好很多,好很多。

我,期待这个城市早日变成公民社会,我期待郑州变得越来越有文化内涵,我期待这个城市的人民见面谈的不是金钱和吃喝而是读书和艺术,这才是郑州这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在前几天,一个外交部河南全球推介活动主题宣传片刷爆朋友圈。说的是河南,大部分镜头是郑州。

【你一定要费流量看这个视频】

我在看这个视频的时候,眼角湿润,这是一种郑州人的尊严。

但我希望这种形象宣传片,未来,更多的展示是郑州的文化魅力,郑州人的文化魅力。

这样,我州则软实力更强,我州更有底气。

希望,未来郑州房企,郑州人能够有更多的读书文化建树和活动。

希望,康桥这样的房企,越来越多!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

你可以转发本文,让更多郑州人知道。

你可以,关掉本文,去买本纸质书,去阅读,享受阅读的乐趣!

是的,

到书店培养气质,在城市展示你、我、他共同组成的郑州人的气质!


分享到:


相關文章: